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这个清明 缅怀逝者疗愈自己

这个清明 缅怀逝者疗愈自己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0-4-7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人间四月,早已是一派生机勃勃,但连日来的降温,让天气回到了乍暖还寒的温度,这一切仿佛都在为将要到来的“清明节”酝酿情绪。清明拜祭、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是中华传统文化。往年,此时的你可能正在返乡的路上,或正在与亲人商量祭奠事宜,而今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相关部门呼吁大家“预约祭祀”“代客祭扫”,由于很多人都无法亲自到故人墓前行礼敬香、清草扫尘,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和无奈。

 

受访专家: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  张 侃

本报记者 高阳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张侃表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产生这些情绪是可以理解的,缅怀逝者并不是简单地走一遭而已,真正的清明祭扫,既是追忆故人,也是疗愈自己。

 

祭扫仪式,联结祖先。清明节的祭扫,是一种有规律性的看望,也是一种和已经逝去的亲人在情感上的联结方式。通过一种回归的方式,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联结在一起。为了祭拜先祖,人们往往需要驱车劳顿,在每年的这个特定的时间(清明或者周年祭日),去特定的地点(墓地),聚集特定的人(亲人们),做特定的事儿(扫墓、祭拜),花上时间和精力,是一种家文化的精神传承,能唤起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拂去墓碑上的尘埃,摘除四周的杂草,重温长辈的教诲,这本就是一次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而今年无法亲自扫墓,在很多人心里就像缺了一块儿,为无法寻根问祖感到遗憾。

 

寄托哀思,疗愈创伤。张侃表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亲人逝世是一种创伤事件,会在人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尤其当故者与你关系亲密时,这种悲痛会更加深刻。有的人在亲人逝去时还来不及悲伤,这种悲伤会被隐藏,演化为一种自责。有人责怪自己以前照顾不周,有人责怪自己以前陪伴过少,有人责怪自己以前对死者苛刻……这些内心痛苦,人们通常沉默不语。如果这些创伤性记忆得不到纾解,会在不同层面和时间长度上影响生者,成为沉重的负担。

 

面对沉重的“丧失感”,哀伤是必然也是必要的,讣告、送殡、追悼会等都是在让创伤者通过哀伤的方式慢慢接受现实。清明节作为表达悲痛的一种特别方式,它将思念、忧伤、哀怨等种种情绪限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尽情宣泄,且正常的哀伤能帮助我们回忆和记住往昔的美好,更能抚慰心灵。

 

感悟生死,珍惜当下。祭奠先人、缅怀故人,对我们重新审视生死有特别意义,它让人直面天人永隔的现实。往事不可追,唯有敬畏生命,珍惜当下。在中国人的日常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但“未知生,焉知死”,很多人大限已至时,才不得不直面思考死亡,后悔穷其一生都没明白活着的意义。逝去的先人们,在用“死亡”给生者讲“怎样活着”这件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清明节让活着的人更强烈地反思自己应该重视当下、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珍重光阴、努力拼搏,不让自己为了那些未了的心愿和未尽的事业悔恨。

 

清明节承载着很多心理意义,然而今年不能扫墓、不能聚会,祭奠的仪式感如何替代?张侃建议可以在家中祭祀,比如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悼念词语。心里想念故人,就是一种密切的联结。还可以与亲人同缅,与家人分享故人过去的老照片,聊聊过往的故事,或为逝者献一封信、一束花、敬一杯酒,进行代祭。

 

缅怀先人,贵在心意。这个清明让我们用心里的仪式感暂代行为上的祭扫,通过唤醒记忆、平静追思去感悟生命真谛。逝者已矣,生者当各自珍重。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