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书评>> 穴位的故事171譩譆:肋间神经痛

穴位的故事171譩譆:肋间神经痛

byb.cn
[书评] 作者 :人体管道工 日期:2019-1-21 00:01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太阳膀胱经的44穴神堂,它对治疗因心气不降引起的胸闷气短有帮助。今天,咱们继续沿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45穴譩譆,它对缓解肋间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byb.cn
 

一、触之即应穴

 

  譩譆[Yì xǐ  读依西],很多人不知这两个字如何发音,现在给大家标注了拼音。其实,这个穴,完全是根据发音来命名的,有点像“阿是穴”,因为当医者触及此穴时,病患者会发出“Yì xǐ ”之声,故此命名。

 

  【定位】: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byb.cn

byb.cn

  既然譩譆穴等同于“阿是穴”,触之即会令人发出痛苦之声,说明此穴是一个气血会聚地。我们注意到,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是譩譆;而旁开1.5寸则是督俞,而膀胱经在后背支脉上的穴,其功效等同于主脉穴,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主脉上的督俞穴。我在解读督俞时,有这么一段话:

 

  “我们都知道,督脉,就是人体的脊柱。督,监督、督察。监督什么?

  都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是什么气,就是人体的阳气。人之所以是热血动物,保持36度左右的体温,这个热量就是人体的阳气。人一死,体温自然就会变凉,那是因为阳气没了,虽然体内的阴血还在,但没了动力的阴血,只能是“死水一潭”,人自然就挂了。所以,阳气对于人体最为重要。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三①阳气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这话什么意思呢?

  我们翻译一下就是:“人体的阳气,就好比天和日,如果失去其存在,人的寿命就会缩短,而无法彰显于世。所以,天体运行因为有了太阳的照耀而获取了动能,因而人体的阳气也可以使人体获得向上的动力,以确保身体不受外界的侵扰。”

 

  回到正文,督脉督察的是什么?督察的就是人体的阳气,以确保阳气得以升发。大家都知道,骨骼对于人体很重要,那最重要的骨骼是什么,就是脊柱。你可以把人的胳膊、腿全砍了,但只要脊柱保持正常,这人还是可以存活的。但如果脊柱骨折了,这人空有胳膊、腿,也活不了多久,因为人体的阳气将无法得到升发,当失去了阳气这个动力之源,人也难以存活了。

 

  既然督脉如此重要,那位于膀胱经上的督俞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它是督脉向膀胱经灌注阳气的重要气血通路,换言之,是动力的接驳口。因为督脉只负责脊柱这一段,而膀胱经则是从头贯穿到脚,所以负责的范围更广。”

 

  在人体361个穴位的命名中,极少有用发音来命名的穴,譩譆穴则是一个例外。但其在功效上,则另有一个名称,即“五胠[qū 音驱]俞”。

 

  关于五胠俞,是这样定义的:

  ,五脏六腑之代称。

  ,古战阵右翼的名称也。

  ,输也。

  五胠俞,名意指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督脉外传的阳热之气,而督脉的阳热之气由五脏六腑的精微物质所生化,本穴所受的纯阳之气也即是五脏六腑的纯阳之气,故名五胠俞。

 

  关于“”字,穴义解释成“古战阵右翼的名称也”,这似乎有些不通,而“”字最贴切的解释为:“两胁”。《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第38》:“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翻译过来就是:肝咳的症状,咳则两侧胁肋下疼痛,甚至痛得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下胀满。

 

  大家注意譩譆穴的位置,刚好是在肩胛骨的内侧缘,当我们做扩胸运动时,肩胛骨会反复挤压内侧缘的肌肉、筋腱,加速气血向四周扩散,尤其是对于久伏于案工作的白领,在工间时,做一下扩胸运动,你马上会身心舒展,为啥呢?就是因为通过肩胛骨这种反复挤压,加速了气血流通,使得肩颈周转的气血都得了供应。前面我们已经说了,譩譆穴触之有应,这就说明其本身是气血会聚地,将此会聚的气血疏布到周边,不仅缓解了此处的瘀塞,而且可使周边组织及时得到血供。关于扩胸运动的问题,我们在解读膏肓穴时曾经首次提及,不同之处在于,膏肓是在第4胸椎,而譩譆是在第6胸椎。相同的是,他们都在肩胛骨内侧缘,所以,通过扩胸运动,可以疏布气血。

 

  前面已经说了,五胠俞的“五”为五脏六腑,而“”是两胁。关于“两胁”和“两肋”二者的定义:

  “两胁”,就是两侧腋窝下方到髂骨上方,也就是两个侧方,除了腹部,腰背部。当你立正时两个上肢所放的部位就是两胁,从腋窝开始都是胁。

  “两肋”,指人身上两边的肋骨

  如此说来,两胁包括了两肋,二者在肋骨部分是重合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胁,刚好是胆经的循行路线,而肝胆互为表里,这才有“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之说。这也就得好理解《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说法。“五”为五脏,五脏和六腑互为表里,则可理解为胆经一通,余经皆通之说,毕竟胆经44穴,是除膀胱经以外穴位最多的经络,足见其重要性。

 

  现在回到譩譆这个本名。为何触之会发现“譩譆”之音,实则就是一种痛感的发声,和“哎哟”类似。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人疼痛时,多会发出,啊、哎哟之声,具体是否发出“譩譆”之声,则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但不管发什么声,都代表此处经络不通。

 

健康一线解读譩譆穴

 

二、缓解肋间疼痛

 

  什么是肋间疼痛。其实,这是西医的词,先给大家百度一下:“肋间神经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肋间神经由胸脊髓向两侧发出经肋间到胸前壁,支配相应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间走行的感觉分支。因此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

 

  其实,不管什么疼痛,都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的。前者,多伴有实质性组织病变,而后者多是由于经络不通造成的。而譩譆穴缓解的则是后者。换言之,如果你是因为经络闭塞造成的肋间神经痛,可通过刺激譩譆穴来缓解。而具体的则是因心气不降,阳气得不到疏布而造成的两肋痛,这和咱们前面解读神堂穴情况类似。就是你和别人吵架了,通常会发生胸闷气短咳嗽,另外一种就是肋间神经痛,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那种:“气得我两肋疼”。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两肋痛,是肝气不舒的结果,之所以两肋痛,是右肋下是肝区,而两肋是胆经循行路线,所以,当心气不降,肝气上逆导致的肋间神经,可通过刺激“譩譆穴”来缓解,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刮痧和拔罐。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外散体内之热

 

  【主治

  咳嗽,气喘,疟疾,热病,肩背痛,肋间神经痛

 

四、总结

  1、触之即应穴

  2、缓解肋间神经痛

 

  这正是:心气不降肝气逆,两肋胀满咳嗽厉,五脏六腑气出口,刺激譩譆烦恼闭!

 

byb.cn

byb.cn
搜索 百度 google 360搜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