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穴

【名称】:太乙
【归经】:胃经穴
【拼音】:Tài yǐ
【国际标准代号】:
ST23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胃病,心烦,癫狂。
【刺灸法】:直刺0.8~1.2寸。
【描述】:
[穴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
[名解]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风也。太乙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本穴物质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因其较为滞重,运行是从关门穴的天之上部传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太一名意与太乙同,一通乙。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强劲的风气。
[运行规律]风气循胃经向穴外传输。
[功能作用]除湿散热。
最新文章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6八正神明论...03-24
- [事件]古代很多诗人染上脚气病03-24
- [事件]青年卒中病因更复杂03-24
- [事件]两个伤听力的小动作你每天都...03-24
- [事件]心血管不好 “捂”到清明03-23
- [事件]叶黄素不是保健“全能王”03-23
- [事件]小儿眼屎多未必是上火03-23
- [事件]五脏六腑皆能引咳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