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山穴

【名称】:承山
【归经】:膀胱经
【拼音】:Chéng shān
【国际标准代号】:
BL57
【特点】:
天星穴。
【定位】: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主治】: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刺灸法】:直刺1—2寸。
【穴位视频】:
点击观看视频
【描述】:
[穴义]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
[名解]
1)承山。承,承受、承托也。山,土石之大堆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脾土。承山名意指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
2)鱼腹。此是从类象的角度来言穴内气血的特性的。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在穴内为堆积之状,如同鱼之腹部丰满的肌肉,故名鱼腹。鱼腹山、鱼肠、鱼腰名意与鱼腹近同。
3)肉柱。肉,脾主之土也。柱,支柱也。肉柱名意指膀胱经气血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微粒,性干燥,在穴内为堆积之状,有较大的承重能力,故名肉柱。玉柱名意与肉柱同。
4)伤山。伤,伤害也。山,土石之大堆也。伤山名意指膀胱经上行的阳热风气对穴内固化的脾土微粒有较大的伤害。本穴物质为干燥的脾土微粒,而膀胱经上行的阳热风气又从本穴经过,脾土微粒中水湿不足则将被上行的风气吹散伤害,故名伤山。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脾土及天部上行的风气。
[运行规律]风气循膀胱经上行,脾土则屯固于穴周。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固化脾土。
最新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