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刘逢军大寒至春分季节的养生之道

刘逢军大寒至春分季节的养生之道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2-1-21 08:57

  【byb.cn】 下面这段文章,是从互上转载的刘逢军(刘承恩)老师有关龙年节气养生的文章。今天刚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北京室外天寒地冻。龙年春节再过2天就到了,看看此季节如何养生。

 

  一、节气概况

 

  壬辰年大寒( 2012年1月21日)至春分(2012年3月20日)为一年六步气的一之气。期间共经历大寒、立春(2月4日)、雨水(2月19日)、惊蛰(3月5日)四个节气,共计约60天。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此日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300°。但对于时令养生来说,大寒是一年运气变化的开始。2012年1月21日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壬辰年的运气变化拉开了序幕,开始对北半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后15天的2月4日进入立春节气,“春打六九头”,立春节气标志着一年四季中春季的开始。立春后15天是雨水,气温回升、冰雪融化,“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大自然的万物开始从冬眠的状态中苏醒过来,阳气萌发。大寒至春分这60天内,太阳直射点继续逐渐向北偏移,北半球逐渐偏向太阳(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逐渐偏离太阳(昼渐短、夜渐长),至春分节气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此日“阴阳相半”,昼夜平分。

 

  二、时令分析

 

  (一)气候特点

 

  壬辰年统运为木运太过,木为阳运,是主宰壬辰年一年气候的主旋律。司天之气为太阳寒水,水能涵木,在泉之气为太阴湿土,土受木制,《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第六十九》谓之“化气不政,生气独治”,故纵观全年,由于木运的统领,气候可能多风或风较大,“风气流行”。

 

  从气的方面讲,壬辰年第一步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阳相火,为相得,主气生客气为顺。因为这步气兼跨冬春两季,故可被分为两个阶段。下面分别说明。

 

  1.大寒至立春

 

  大寒至立春的15天为“冬行盛夏令”。此时仍处于冬季,但盛夏的客气到来,夏应火。而且木运太过带来了风气,风能胜湿,易生燥。这种外界寒冷与人体内燥热的矛盾是辛卯年六之气的延续。不同的是,辛卯年六之气处于水运不及,人的肾容易虚阳外越,令人肾阴虚而腰酸体乏;壬辰年的大寒至立春,人的肝气生发太快,而天气正“大寒”,易形成肝郁,故应注意养肝。

 

  2.立春至春分

 

  立春至春分的45天为“春行盛夏令”,燥热之气更加明显。此间太阳直射点逐渐由南回归线北移,在春分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北半球逐渐偏向太阳,获得的热量逐渐增大。

 

  (二)对人和植物的影响

 

  由于木运太过,加之“春行盛夏令”,天地之间生发之气太过,而人的阳气尚处于萌发状态,当人的阳气不及客气生发,更因辛卯年冬天“冬行夏令”,未能有效藏阳,导致肝气不足。肝气不足者则会产生气虚的表现,引起感冒乃至心脏不适。相反,气盛血热的人,因阳气生发不畅,压力聚集于头,易形成头晕目眩或生疮疖。

 

  三、养生要点

 

  养生的根本原则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春季调养的重点是使人的生命节律符合春生的自然节律,顺之则康,逆之则病。

 

  (一)一之气预防的主要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由于五行间的生克关系为肝木克脾土,故在此木运太过之年,肝木易对脾土产生乘证,即脾土易受肝木抑制而出现“脾郁”。人的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肉,脏腑皆为肉成,故脾郁时人易出现食欲及饮食量的下降,同时还容易出现腹胀感、肠满感或身体沉重的感觉。由于脾受抑郁,人在情志上容易出现心中郁闷、感觉委屈的情绪。

 

  2.晕眩之症。此证易发生于两类人。一类是肝气太过者。“春气者,病在头”,人的阳气受“春行盛夏令”的影响生发太快,但人的毛孔未处于夏季的开放状态,故阳气易壅滞于头部导致头晕目眩;另一类是肝气虚者。因自身肝气生发无力,不及天地间盛夏之气的释放而导致头晕目眩。

 

  (二)调养指导

 

  1.体质偏虚、寒者:肝气虚者宜亥初(以下时辰均参见附2《一日时间对照表》)睡觉,宜卯初补肝气;肝阴不足者,宜亥初滋养肝阴;肾阳虚者卯初补肾阳;脾阳虚者宜辰初、巳初健脾益气。

 

  2.体质偏实、热者:肝气盛者宜申初、酉初疏肝降热;肺肾有热者,宜申初、酉初滋阴凉血。

 

  3.体质平和者:应采取即时调理。气短乏力,即时补肝气;身冷背凉,即时补肾阳;胃凉或胃胀,即时温脾和胃。

 

  (三)生活指导

 

  1.起居方面

 

  一日当中同样存在着“四季”的划分(以北京地区北京时间为例):3-9点为“日春”,9-15点为“日夏”,15-21点为“日秋”,21-3点为“日冬”。3点为一天的“立春”,5点为“惊蛰”,6点为“春分”,21点为“立冬”。

 

  (1)时间:晚上21点前睡觉(不晚于22点)以利于阳气潜藏,老年人及儿童应在晚20点前入睡为好。早上宜在3-5点间起床,以利于阳气生发。日冬睡眠犹如为人体“充电”,晚睡易耗伤阳气,久则气血匮乏损害健康。惊蛰不起则会使得阳气生发不利,人易头昏沉、烦闷、腰膝酸软等。早起活动后如觉困倦,可再睡回笼觉。古代养生早起为3点,晚起为5点;早睡为19点,晚睡为21点。(以北京地区北京时间计算)

 

  (2)午休养心:有条件的人,午时休息片刻有助于养心,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

 

  2.饮食方面

 

  (1)保护脾胃,预防“脾郁”。

 

  ①忌食生冷食物。

 

  ②控制饭量:在坚持“饭前肠鸣、不饿不食”的基础上,提倡三餐进食量均不宜大,如体力消耗较大,可少食多餐。

 

  (2)血热之人应避辛辣,凉血降热:辛辣性燥升散,食用辛辣之物易促使阳气壅滞于头部及肌肤而生疮脓,故宜吃银耳、百合、梨等有助于滋阴润燥凉血的食物。

 

  (3)气血虚弱之人宜适当吃补气血、升阳的食物:气虚者可适当吃辣味及葱姜等食物补气助阳,血虚者可适当吃大枣、桂圆等补血养血食物。

 

  (4)男孩16虚岁、女孩14虚岁前,应避免吃辛辣、燥热食物,尽量吃滋阴类食物。

 

  (5)养生提倡素食为主,有利于消化吸收及内心的清静安宁,亦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运动方面

 

  春季可进行和缓的按摩运动,以促进阳气的生发,但因今春为“春行盛夏令”,阳气生发过快,故按摩力度、时间等均应因人的体质及与气候的和谐程度而有不同。

 

  (四)情志调节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使志…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即心中常怀善念及施舍助人之心,符合阳气的春生规律。

 

  希望人们通过学习中医时令养生知识,能够养成符合自然的生活方式,进而使自己有好的身体和欢喜的心情。本提示仅代表个人观点,供中医养生爱好者参考,不当之处,谨望指正。◎

 

  2012年1月21日(农历辛卯年十二月廿八)

 

  附:1.常见食物属性

 

  ①温热性:精白面、豆油、葵花油、羊肉、鸡肉、海虾、海参、带鱼、葱姜蒜、大枣等;

 

  ②平性:大米、玉米、红小豆、山药、马铃薯、花生、黑芝麻、西葫芦、胡萝卜、枸杞等;

 

  ③寒凉性:绿豆、豆腐、冬瓜、苦瓜、藕、海带、茄子、芹菜、西瓜、香蕉、猕猴桃、鸭肉等;

 

  ④生冷:指冷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