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是血管里的胶水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近日,张先生在体力活动时感到左侧胸闷、胸痛,口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就医后确诊为冠心病。张先生疑惑的是,自己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均在正常范围内,为何还会形成冠脉斑块?医生告诉他,这可能是由较高的血脂蛋白(a)引起。
《生命时报》 2025-05-16 第1895期 第17版
脂蛋白(a)是一种富含胆固醇的特殊大分子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其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受年龄、性别、饮食、环境、药物等影响较小。它是常规生化指标中的一项,通常与甘油三酯、胆固醇等一起检测。若水平低于30毫克/分升,则相对安全;若处于30~50毫克/分升,需通过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若高于50毫克/分升,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即使坏胆固醇达标,也需遵医嘱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指标波动。
脂蛋白(a)就像血管里的胶水,危害包括能结合其他类型的胆固醇,形成动脉粥样斑块,还可引发炎症反应,加速血管损伤。近年研究发现,脂蛋白(a)是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独立于其他血脂成分。检测该指标可辅助判断冠心病风险,还能评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继发心肌梗死或中风的风险。临床研究证实,脂蛋白(a)在93毫克/分升及以上者,缺血性中风风险是低于10毫克/分升者的1.6倍;脂蛋白(a)高于58.5毫克/分升者,主动脉狭窄进展加速。
目前没有针对性降低脂蛋白(a)的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多吃蔬果、全谷物,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糖等,能够尽可能降低脂蛋白(a)升高带来的心血管危险。合并房颤、血液高凝血状态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有高胆固醇或动脉粥样硬化者,使用他汀类调脂药;接受最大强度降脂治疗后病情仍进展者,若脂蛋白(a)高于60毫克/分升,且坏胆固醇超125毫克/分升,可考虑脂蛋白置换术,但手术相对复杂、有潜在并发症风险、成本较高,不推荐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走路姿势反映病情08-03
- [事件]躲在脑静脉里的“刺客”08-03
- [事件]睡前吃阿司匹林有额外好处08-03
- [事件]太敏感有点刺激就焦虑08-02
- [事件]倦怠就是三种“麻”08-02
- [事件]血型里藏着你的健康秘密08-02
- [事件]外窍不通疾病暗涌08-01
- [事件]排尿问题少晚年质量高08-01
最新文章
- [事件]走路姿势反映病情08-03
- [事件]躲在脑静脉里的“刺客”08-03
- [事件]睡前吃阿司匹林有额外好处08-03
- [事件]太敏感有点刺激就焦虑08-02
- [事件]倦怠就是三种“麻”08-02
- [事件]血型里藏着你的健康秘密08-02
- [事件]外窍不通疾病暗涌08-01
- [事件]排尿问题少晚年质量高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