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列表
心梗发作有条时间线
(来源:生命时报)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急性心梗”)是心血管病中最危急的一种,我国每1分钟就有15人死于急性心梗。很多人认为,该病突如其来,无迹可寻。可实际上,大多数心梗患者发病有一定时间轨迹,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就医,就能帮助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致残致死风险。
事件别让医生面对窘迫的起薪
(来源:生命时报)今年的新冠疫情,让更多人发自内心感受到了医务人员的不易,以及整个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依赖。然而,流传于网上的一张医院招聘公告图片,却显示出完全相悖的另一种现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招聘硕士学历医生,给出的工资待遇为1700元;而在同一则信息中,该院招聘的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为2000元。
行业新闻各地心血管病元凶的因素不同
(来源:生命时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最新一期《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称,我国10.3%的居民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且各地区高风险人群比例不同。具体来看,东北地区居民的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占12.6%,华北地区占11.4%,均较高,华南地区的比例(8%)较低,华中(10.7%)、华东(9.6%)、西北(9.6%)、西南(10%)4个地区的比例水平居中。
事件年纪越大越要吃主食
(来源:生命时报)晚餐少吃主食、减肥少吃主食、糖尿病少吃主食……近年来,对于主食的口诛笔伐不绝于耳,主食似乎成了“万恶之源”。但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证实,主食摄入量与不同年龄的死亡率息息相关,尤其步入50岁后,主食摄入量适当增加,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
事件国人体质变强鸡蛋功劳大
(来源:生命时报)在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质方面,蛋与肉、奶并列,可谓三足鼎立。《英国营养学杂志》近期刊登一项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国人蛋摄入量在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1991~2009年间,每人日均吃蛋量已经翻了一番。
事件呼吸吐露很多健康信息
(来源:生命时报)人可以一日不吃不喝,却不可片刻不呼吸。呼吸不仅攸关性命,更能预示健康。近日,德国马丁路德·哈勒维腾贝格大学和柏林夏洛特医科大学联合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强调,呼吸可以告诉人们很多健康信息,如呼吸急促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迹象。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赵卫国、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呼吸科主任朱黎明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呼吸频率,呼吸的深浅长短、呼吸音的变化等都可看作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事件微循环好比人体“第二心脏”!
(来源:生命时报)天气转凉时,你是否有过身上暖和但手脚冰凉的感受?这其实是身体自我保护功能的一种体现,同时反映出微循环系统存在的价值。专家解释说,心脏为全身供应的血液,只有依靠微血管的二次调节,才能到达各脏器的组织细胞,维持其正常功能的运转。因此,微循环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事件人为什么会流口水?
(来源:新华网)口水,又称唾液,由口腔内三对大唾液腺,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及无数小唾液腺分泌而出。唾液的分泌量平均每日约为1000毫升至1500毫升。正常情况下,唾液能够湿润与溶解食物,引起味觉,同时具有清洁、保护口腔和清除口腔中残余物的作用。
事件脚底滚棍,缓解足跟痛
(来源:生命时报)脚跟挨地痛钻心,步步踩在针尖上。足跟痛让很多老年人苦不堪言。临床数据显示,70%以上中老年人都受到过足跟痛的困扰。在此推荐几个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方法,以缓解疼痛。
事件人老了听力一定会下降?不全对
生活中,类似这样因老年人听不清声音而交流困难的例子举不胜举。令人啼笑皆非之余,又油然而生一些无奈。很多听力不好的老年人觉得“人老了,听不见很正常”或是“这么多年了,治也白治”,从而不愿意去医院就诊。那么,老年人一定会出现听力下降吗?真的没法改变吗?今天就带您走出老年听力损失的四大误区。
事件范志红:这些事不知道钙就白补啦
(来源:北青报)缺钙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吗?当然不是。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预防钙的缺乏。婴幼儿、青少年、孕期和哺乳期等人的特殊时期更是如此。但如果这些事不知道,钙就白补了,补钙效果可能会事倍功半。
事件穴位的故事269正营:头痛

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少阳胆经的第16穴目窗,它有明目的作用。今天,我们继续沿胆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7穴正营,它对缓解因胆气不降引起的头痛,有较好的效果,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书评生孩子能根治“姨妈疼”?
(来源:北青报)“早点生个孩子吧,你的‘姨妈疼’自然就好啦!”广大女性朋友们,当你被痛经折磨得生无可恋时,有没有接收到身边人这样的“安利”。生孩子能根治痛经?答案是:不全对。
事件复肚子疼可能是慢性假性肠梗阻
(来源:人民政协报)肠梗阻是胃肠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因其高达5%~10%的死亡率而备受大众关注。但反反复复肠梗阻,久治不愈,还可能是另外一种少见病——慢性假性肠梗阻。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