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极推手看自然疗法的优势

回到文章开头,我们说到因受寒引起的头痛、发烧的问题。这类病人,大多是病之初起,寒停留在皮肤腠理之间,无汗,浑身酸痛,发烧。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很简单,既然皮肤腠理之间存有寒,身体必不容许寒在此停留,因而就会调动机体的内热,从内向外顶寒,这个过程,就是发烧。
按自然疗法和太极原理,我们要做的事,不是退烧,也不是敷冰袋,而是一碗热热的姜糖水喝下去,利用姜的解表功能,将我们皮肤的汗毛孔打开,给机体一个散热的通道,使身体的内热可以把皮肤腠理之间的寒带出体外,人自然而然就会热退而寒去。生姜是解表,而红糖则是和胃。毕竟,解表出汗的同时,也是一个耗费体力的过程,这时,通过红糖,一是可以补充人体能量,二是可以和胃,恢复人体的脾胃功能。
今天在写本文时,刚好遇到我的一位外地的会员向我咨询2岁多的孩子发烧一事。我建议她用生姜+红糖水,她说试了一下。没太管用。后来用了西药退烧,到是出了汗,烧退的也快。但后来却又烧起来了。她问我,不都是出汗吗?为何中西药出汗的原理不同吗?这里我想分析一下他们的退热机理:
西医认为,感冒时出现的发热症状是机体对感染微生物、免疫复合物或其他炎症因子等反应的结果,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所致。因此,西医退热主要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PG)合成,使散热过程增加(此时可有汗出现象)而起作用,但不能使体温调定点降至正常。西药着重于对症治疗。多数退热西药同时有止痛、消炎、抗风湿的作用。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机体感受了外邪,人体的正气(即通常所谓的抵抗力)与作用于人体的外邪相争而引起发热。因此,中医退热强调祛除外邪,让邪有去路。发汗是最主要的途径,通过发汗以解除病邪。中药着重于从病因上退热。根据感受外邪的不同性质和患者的不同症状,可选用不同的发汗中药并做适当配伍。
这种顺势而为的自然疗法,也是中医哲学思想的体现,辩证思治。太极技击的原理和中医顺势而为的自然疗法,尽管运用的层面不同,但实际上均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意思呢?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不同的哲学思想,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事物,道、法、术、器,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 [本站]网红博主小片中的中医误区10-30
- [本站]14经脉中最容易堵的点合集10-23
- [本站]肝经中最容易堵的三个点10-16
- [本站]督脉中最容易堵的三个点10-02
- [本站]任脉上最容易堵的点09-25
- [本站]大肠经上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8
- [本站]肺经中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1
- [本站]颈部刮痧切勿触碰的雷区09-0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6皮部论之百...11-03
- [事件]过度慷慨让人提防11-03
- [事件]伸个懒腰咋还中风了?11-03
- [事件]这五个助眠“好建议”帮倒忙11-03
- [事件]55岁警惕阴茎变弯11-02
- [事件]性格决定饮食习惯11-02
- [事件]为什么爬山不能穿太大的鞋?11-02
- [事件]眼睛胀痛掐中渚穴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