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

说完了足三阳经,我们再来看看足三阴经。先说说足太阴脾。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太阴,就是阴经的完全开放状态。脾作为后天之本,它主运化。它将阳经“合”后的胃里的东西,变成可被人体体吸收的精微物质,输送到小肠、肾、大肠、膀胱、肝等。因而,它是需要完全开放吸收的,因而它是阴经的“开”。
脾,谏仪之官。《素问·刺法论》曰:“脾为谏仪之官,知周出焉。”
谏仪:谏,正也,以道正人行;仪,论事,言得其宜为之仪。谏仪是以正确的立场,论述适宜恰当的事情。
知周:知,用口陈述;周,密也,善用其口则密,周密之意。知周之意,是用口做周密的陈述。“知周”是对君主之官而言。
谏者,多别善恶以陈于君。谏仪官需备有三德:一正也,以明是非,以辨善恶;二义也,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具有薄云晴天气概;三大度,公而无私。
脾作为谏仪官具有上述美德,在人体中表现为:及时提醒心(含思维)之君王,周身所发生的变化。如:胃寒痛或五更泻肚,是肾阳不足;便稀而衄血,是中气不足;性急而两胁胀满,是肝气上亢等。
脾属土,具有坤性。《易经》讲坤字是“直方大。”直为正,方为义。君子内正外义。在人体中,当脾处于正常状态,行使谏仪官职能,人可避免疾病的侵袭。“脾虚,生湿生痰。”凡是疾病缠身,甚至夭亡者,首先是脾失去了谏仪官的作用。
脾主运化,主升清。《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止归于肺。”人吃进食物,消化、吸收,乃至将营养输布全身,全靠脾正常司职。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水湿。
脾统血,统摄血液在脉管之内运行而不外溢。
脾主四肢与肌肉,使肌肉丰满及维持正常活动。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可辨别口中五位味道,可使唇红润。
治疗:脾病治宜健脾化湿,温阳运脾,补益中气,益气摄血等法。
那么脾运化的精微物质给谁呢?它要给肾去造血。人体中,气为阳,血为阴。如果说阳经是产气的,那么阴经就是造血的。
- [本站]肺经中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1
- [本站]颈部刮痧切勿触碰的雷区09-04
- [本站]用可穿戴设备记录睡眠08-28
- [本站]怎么看湖北天门的生育补贴08-21
- [本站]频繁使用大手机得了腱鞘囊肿08-14
- [本站]别有病网17岁 进入逍遥期08-07
- [本站]高温湿热蚊疫崇礼成热门旅居...07-31
- [本站]说说夏季受风寒这事07-24
- [事件]年轻人猝死有共同点09-16
- [事件]男人的“爽”不只射精一种09-16
- [事件]玻璃瓶微塑料更多09-1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9脉解之上实...09-15
- [事件]中年人更要交朋友09-15
- [事件]男性心脏“老”得快09-15
- [事件]眼睛是疾病的窗户09-15
- [事件]体脂率预判健康更精准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