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带这几个字眼的中药"相斥" 勿同服

带这几个字眼的中药"相斥" 勿同服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7-10-19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出现感冒、拉肚子等小病,跑医院难免“小题大做”。大部分人都会先买些中成药扛一扛,有时能把病顶回去,有时反而加重了病情。


  《生命时报》邀请权威药师提醒你,带这些字眼的药物会“相斥”,千万别一起吃。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金锐


  散风寒与疏风热


  中医认为,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等。一般而言,两类药物不能相互替代,也不宜联用,否则可能因为“寒热相斥”而让症状加重,或延缓感冒恢复。


  风热感冒以头痛、咽喉肿痛、发热急重、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等热性症状为主,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功效的药物,如桑菊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等。


  风寒感冒以打喷嚏、流清涕、头痛、身痛、怕冷、咳嗽、吐稀白痰等寒性症状为主,宜服用具有疏风散寒功效的药物,如感冒清热颗粒、表实感冒颗粒、九味羌活丸等更为有效。


  当然,感冒病情变化快,最初的风寒感冒也有可能很快入里化热,出现热证表现,这时就需要调整用药;或者是风寒感冒,但咽痛比较明显,也需要有主有次联合用药。但这些特殊情况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


  解表与滋补


  感冒药中的“解表”功效和“滋补”功效的中药也“相斥”。简单来说,感冒在中医理论中称为表证,一般情况下,发散解表是治疗感冒的主要措施。


  如果此时服用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人参归脾丸等具有滋补功效的中药或中成药,就会阻碍病邪被“发散”出去,甚至会加重发热的症状,导致恢复得更慢。


  此外,滋补性中药本身可能还会“助邪”。通俗地说,就是补了邪气而不是正气,这也可能让病情加重。所以,两者不宜一起服用。


  体虚感冒的患者,或者老年人感冒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扶正解表类中成药,包括表虚感冒颗粒、参苏丸等。
  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补虚中药的选择、用量都需要谨慎考虑,不代表联用一个纯补虚的中成药就能解决。

  所以,一般人感冒时,还是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在服用感冒药时不宜联用补虚药。


  温中止泻与清热止泻


  除了感冒,在腹泻的治疗上,也需要在分清病证后用药,别将“相斥”的药物一起吃。譬如腹泻常分为虚寒型腹泻和湿热型腹泻等证型。


  一般来说,虚寒型腹泻的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且大便清稀,同时肚子发凉、发胀,时常伴头晕、胸闷等症状,治疗是采用具有温中止泻功效的药物如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等。


  而湿热型腹泻的患者常出现大便黏稠或伴有黏液,肛门有痛灼感,时常有口苦、口中发黏等症状,治疗则需要采用清热止泻的方法,患者可服用香连丸、儿泻停胶囊等药。


  如果擅自将清热止泻与温中止泻的药物联用,会“火上浇油”影响病情。


  温燥化痰与清热化痰


  痰多、咳嗽,是不少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家在止咳前可以先看痰。
  急支糖浆、强力枇杷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清热化痰类的药物,多用于治疗咳嗽伴有黄痰的;
  通宣理肺丸、橘红痰咳液、杏苏止咳糖浆等温燥化痰的药,用于治疗咳嗽伴白痰的较多。
  在选择时,要明确辨证后选药,如果只是为了止咳而服用一大堆止咳药的话,很可能见效很慢,症状迁延难愈。
  因此,在治疗感冒、咳嗽、腹泻等轻症疾病时,要分清药性,尽量避免出现药物“对战”的情况,不明白时一定要咨询医生和药师。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复杂的病证,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