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网评总排行榜

男子往女同事食物中投放雄素获刑1年

(来源:成都商报)当市民曹女士吃下发苦的冒菜时,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体毛变密、嗓子变粗的秘密就藏在这碗冒菜里——在长达半年时间内,同事周某向自己食用的水和食物中注射雄性激素甲睾酮。

网评 事件

耳朵别常掏最好一个月掏一次

(来源:生命时报)耳朵痒了,很多人会习惯性地用棉棒、挖耳勺等掏一掏,觉得很舒服。可日本大学医学部耳鼻喉科的专家们却发出警告称,掏耳朵是个危险活儿,频繁掏、工具使用不对或力度掌握不好,极易损伤鼓膜。专家们表示,科学掏耳其实很需要技巧。

网评 事件

男子因醉酒跪着睡8小时面临左腿截肢

(来源:中新网)湖南怀化一男子喝醉酒后跪着睡了8小时,脚下还开着电烤炉,一觉醒来后,等待他的是全身多脏器衰竭及面临截肢的严重后果。   3月2日晚饭时,33岁的怀化邱姓男子在家喝了一斤多米酒,之后便在客厅的电烤炉旁以“跪拜”的姿势酣睡不醒。大约睡了七八个小时后,该男子醒来想上厕所却发现双腿无法动弹,最...

网评 事件

9岁男童吃果冻被噎昏迷20多天未醒

(来源:信息时报)果冻、钵仔糕等晶莹剔透、色彩绚丽、口味甜美,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但如果吸着吃,稍微注意,就会卡在嗓子里,非常危险。近日,珠江医院就收治了一名9岁男童,他在学校上楼梯时吸食果冻不幸被噎住,导致大脑缺氧昏迷,20多天过去了,依然昏迷不醒。   昨日上午,在珠江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外,男童小...

网评 事件

中国人为啥爱嗑瓜子?

(来源:生命时报)无论是过年过节果盘中的“主力”,还是茶话会中常备的瓜子盘……中国人对瓜子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看电视打发时间、聊天随手拿一把,哪里都能看到瓜子的“身影”,可谓“国民第一零食”。

网评 事件

89cm+熊猫血+瓷娃35岁母产1.49kg女

(来源:楚天金报)身患成骨不全症,身高只有89厘米,相当于两三岁的儿童;还有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熊猫血”等高危因素……35岁的黄石女子胡陆能创造奇迹当妈吗?她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坚持妊娠到了30周(本报连续报道)。

网评 事件

2元钱的烤肠里究竟是啥肉?

(来源:健康时报)逛街溜达,大家肯定对遍布报亭、小卖店和学校门口的“台湾烤香肠”不陌生吧?一根肠,两块钱,烤得外焦里嫩,等公交或路过的时候,大都会买一根解解馋。或是领着孩子的家长,也会给孩子买一根当做零食。

网评 事件

为什么手机夜间模式很重要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媒体1月3日报道,通常情况下,在夜间使用手机会对人的大脑造成巨大伤害。因为手机屏幕会发出明亮的蓝光,使混淆大脑的判断力与运行。

网评 事件

热射病 一种要人命的中暑

(来源:生命时报)会快速引发多脏器衰竭治好了也可能有后遗症热射病,一种要人命的中暑

网评 事件

红色食物的养生保健作用可不少

(来源:生命时报)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鲜为人知的是,红色食物里也藏着很多养生密码,不同的红色食物保健功效各异。

网评 事件

糖友对“甜”的六大误解

(来源:生命时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被人们称为“甜蜜的负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0%,糖尿病患病人群约1.2亿,占全球总患者人数的1/4,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刷新。人们对糖尿病已经有了较多认知,但糖友们对“甜”的认识却始终存在误解。

网评 事件

男孩路边吃肉串尿血检出灭鼠药

(来源:云南网)9月18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来自文山的转院患者小文,入院时全身有血斑,还伴有尿血等症状。在一系列的检查化验后,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在小文的血液和尿液里竟然检出了敌鼠(一种灭鼠药)。医生判断,小文体内的敌鼠来源是获得性的,也就是说,应该是吃了被敌鼠毒死的老鼠肉做成的东西!小文说,他病前吃过流动摊贩售卖的炸鸡柳和血肠。

网评 事件

揭进口奶巴氏假面:保质期普遍延长

(来源:北京商报)继常温奶品类之后,来自国外的进口巴氏奶也正抢滩国内乳制品市场。相较进口常温奶,巴氏奶动辄一升30元以上,有的售价更是高达60多元。这些来自国外的原装巴氏奶是否真正物有所值?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进口巴氏奶并非纯牛奶,而是添加了其他物质的调制乳;此外,一些进口巴氏奶的保质期是本土巴氏奶的两倍,且产品上并未标注杀菌技术,甚至有的产品瓶身标注是“高温杀菌”,却摆放在低温货架,给消费者以低温巴氏奶的假象。行业专家指出,这些巴氏奶产品很有可能采用了高温灭菌技术后,进行了低温的储藏,看起来是低温奶,实则是“伪巴氏”。

网评 事件

牙齿错过"黄金时间"还能矫正吗

(来源:北京日报)正畸治疗在临床上有“黄金时间”一说,男孩是12岁至15岁,女孩是11岁至14岁。原因是这个时间段的孩子,颌骨形态基本确定,与成人相差不大,大部分恒牙都已萌出,而且孩子正处于高速发育期,骨代谢能力旺盛,正畸治疗因势利导,可以事半功倍。但是,有很多人没能在这个“黄金时间”接受正畸治疗,一晃可能已经弱冠、而立,甚至到了不惑之年了。

网评 事件

加拿大120岁老人成世界人瑞

(来源:中新网)中新网2月3日电据外媒报道,住在加拿大拉瓦尔市的劳伦特老奶奶,1月31日刚过120岁生日。平日喜欢看卡通影片的她,据称是目前全世界年龄最长的人瑞。

网评 事件

2/3的爱恋从朋友开始

(来源:生命时报)加拿大心理学家发现,2/3的爱恋从朋友开始

网评 事件

10岁男孩人行道跑步被电杆拉丝割喉

(来源:中青网)6月8日晚8点多钟,10岁男孩小雨(化名)在人行道上跑步回家,不料被一根线杆与地面链接的拉线割伤喉咙,当场血流不止。之后,小雨被父母送去医院,经诊断,伤口长约5公分,深度2毫米,被缝12针。

网评 事件

总觉得累可能有13个原因

(来源:生命时报)生活中,很多时候累并非都是缺觉、压力大所致,还可能存在多种意想不到的原因。美国《赫芬顿邮报》最新报道,如果长期缺乏激情、感觉疲惫,则可能是出自以下13个原因,逐一击破,才能重焕活力。

网评 事件

少整点大鱼大肉 少吃点盐油糖

(来源:重庆晚报)每逢休假,呼朋唤友整上大鱼大肉加大酒,这是不少重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在潇洒之余,很多人却因为营养过剩造成了肥胖。市卫生健康委昨日呼吁市民在膳食中减盐、减油、减糖,通俗来说,老百姓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还是要少整点大鱼大肉。

网评 事件

水产专家:七种情况下的鱼不能买

(来源:生命时报)自古以来,鱼一直在国人的餐桌上占有重要地位。可是挑鱼时应该注意什么?水产专家在采购时有哪些“独家绝招”?本期,《生命时报》特邀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教授陈舜胜,告诉你“水产专家不买的7种鱼”。

网评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