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列表
拔火罐不是人人都适合
(来源:南方日报)每当工作疲劳、肩颈酸痛、体内湿热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有空去拔拔火罐。近日,一名女演员自曝因拔火罐造成“深二度烧伤”,消息一出,很快就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位。网友在表达关心的同时,更对拔火罐存在安全隐患表示很大的疑问,拔火罐怎么避免烧伤?哪些人不适合拔火罐?
事件中老年人当心髌骨软骨软化症
(来源:大河报)寒冬季节,一些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显著。近日,河南省中医院骨一病科史栋梁主任接诊了两例膝关节疼痛病人:33岁的潘女士左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上下楼梯及深蹲加重;53岁的刘女士右膝关节疼痛不适,严重时难以行走。最终,两人都被诊断为髌骨(膝盖骨)软骨软化症,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表现。
事件小情侣来杭旅游 姑娘半夜被送急诊
(来源:钱江晚报)28岁的姑娘小吕和男朋友来杭旅游。第3天凌晨,小吕出现呕吐,皮肤口唇干裂,口渴严重,却吃不进东西,状态极差。到了半夜,男朋友甚至感觉她说起了胡话,赶紧拨打了120送到附近的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事件冬天晨练宜迟不宜早
(来源:西安晚报)45岁的王先生几乎每天出门跑步锻炼,即使寒冷的冬天仍会坚持“打卡”,本想着强身健体,却没想到前日晨跑时突然胸闷难受,只得无奈放弃,到医院检查发现竟是突发心梗。医生提醒,冬季气温降低,血管易受寒冷刺激收缩,所以晨练宜迟不宜早,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很重要。
事件泡沫尿或是糖尿病的信号
(来源:长沙晚报)最近,49岁的刘女士上厕所时出现泡沫尿,她听说泡沫尿可能提示肾脏出现了问题。于是,她来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就诊,却被诊断为糖尿病,转入内分泌科治疗。
事件中国老人多是防御型性格
(来源:生命时报)面对晚年,有的老人兴致勃勃地享受“夕阳红”,有的老人自怨自艾感叹一生挫折……性格和心态,会很大程度影响人对生活的感知。心理学上,老人的性格一般被分为五类,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请他为大家一一解读。
事件A型血母亲捐肾救B型血儿子
(来源:健康报网)日前,河南省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一例跨血型肾移植手术,一位A型血母亲将肾脏移植给B型血儿子。术后,患者尿量正常,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没有发生排斥反应、凝血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
事件正常夫妻生出两个耳聋宝宝
(来源:健康报网)一对听力正常的夫妻,竟然先后生下两个耳聋宝宝。日前,夫妻俩咨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专家并通过基因检测才发现,两人均为同一种耳聋基因的隐性携带者,每次生育聋儿的风险都是25%。幸运的是,找出致病基因后,夫妻俩可以借助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事件平时压力小 过节花钱多
(来源:生命时报)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的花钱方式。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情绪稳定性比较强,日常压力比较小的人,倾向于在假期花更多的钱,而那些更容易紧张和情绪波动的人,在假期花钱少。
事件国内首个老年痴呆家庭生活状况发布
(来源:人民健康网)2020年1月9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绿谷制药支持的第十二届健康中国论坛“阿尔茨海默病:经济负担与家庭照护”平行论坛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任委员解恒革、副主任委员王华丽、秘书长孙永安、健康时报社副总编辑赵安平、患者家属代表蒋建春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事件心慌手抖未必是心脏病
(来源:生命时报)说起心慌,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因而就诊于心内科。其实,这也可能是甲状腺出了问题。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常会发生心慌手抖,特别是伴有突眼、脖子增粗等,这时就需要到内分泌科就诊。
事件睡不好觉 血管遭罪
(来源:生命时报)睡眠是人恢复精神和体力的重要途径,夜间睡眠质量直接影响情绪和身体健康。近日,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上刊载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的新研究,根据在中国进行的一项针对50万人、随访长达10年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失眠不仅折磨人的身心,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事件腰骶拔罐为何能一罐定乾坤

一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受风寒发烧如何一罐定乾坤》(简称"大椎"篇),介绍了在大椎穴拔罐的神奇作用。今天,我们介绍的是在腰骶拔罐,同样也有它的奇妙之处。如果说大椎穴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七条阳经的交会穴,刺激大椎,有助于振奋人体全身的阳气以达到驱寒的目的,那么腰骶拔罐的作用在哪呢?其实就在八个骶后孔上,也就是八髎穴,请看我详解!(本文和“大椎”篇,属于姊妹篇)
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