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男性渴望靠谱性知识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有需求不知去哪问 怕丢人只能网上搜 老年男性渴望靠谱性知识
健康老龄化包括性健康老龄化,意味着不论多少岁,老年人仍需要了解与年龄相关的性知识。不同性别、不同生活状态的老年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性困扰。比如六七十岁的男性,前列腺肥大、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会让勃起没那么顺利,这并非“到年纪了就该如此”,而是可以缓解、治疗的。另外,一些老年男性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或经尿道切除术后,会出现射精相关问题,但很多人对术后能否恢复性生活一无所知,也不愿去问。老年女性更是不闻不问的重灾区。对于绝经后阴道干涩、性交疼痛等常见问题,调查中多位60~69岁女性认为“忍忍就过去了,不知可用润滑剂或局部雌激素缓解”;有的人觉得“老太太不该有性”,把正常需求误判为“老不正经”,造成诸多心理、情绪问题;还有的女性在乳腺或子宫疾病手术后,身体形象受损、对伴侣缺乏安全感,自动地就断绝一切亲密接触,但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积极问询和干预来改善的。
除了这些,老年人还面临一个严峻的性问题,就是“防性病”。调查发现,随着配偶去世或离异,25.5%的老人尝试过网络约会,许多人误以为“老年人不会得性病”,直到检测报告出现阳性才慌了神。在这方面,老人男性对性病知识的需求量更大,他们搜寻相关信息的可能性是女性的两倍,尤其是70~79岁年龄段、有过网络或线下约会经历的男性,搜索行为尤其突出。
面对以上性知识的缺失,老年人要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否则不但难以长久“性福”,还可能染上疾病。那老年人要去哪学、怎么学?以下是一些建议。
把“性提问”列入复诊清单。找医生了解性知识是最靠谱的,不妨在看慢病、取药时,多主动问问医生:“我最近性生活有些困扰,能聊聊吗?”也可在讨论糖尿病、高血压用药时顺带问一句:“这些药对性功能有没有影响?”既自然又减少尴尬。如果出现明显的性功能障碍或生殖器官有异常,应马上就医,医生会进一步筛查勃起功能、阴道萎缩情况、性传播感染风险等并给出治疗方案。
认准“官方认证”站点。优先选择政府、医院、大学主办的网站平台接受科普,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艾防中心”)、各大医院公众号等。看文章时核对作者署名、机构、用词,凡是宣称“某神医祖传秘方”“三天见效”的,一律不信。
善用“银发学堂”。现在许多社区、老年大学都会开设“健康老龄化”系列课程,把性健康、情感沟通纳入教学内容。线下课堂的最大好处是能面对面提问,还能结识同龄伙伴,打破“孤军奋战”的尴尬。
和爱人结伴学习。老夫妻可以一起观看权威视频,了解如何借助润滑剂、医用负压助勃器等辅助工具;单身老人也可以和信任的朋友组成“健康互助小组”,共享经过核实的资料,相互提醒定期体检、筛查性病。
记住,性健康是整体健康的一部分,不丢人,也不该被忽视。衰老并不意味着性欲的终结,而是需要更新知识、调整方式。只要选对渠道、学会甄别,任何年纪都能拥有安全、愉悦、有尊严的性生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 党 进 □陈茂柯
《生命时报》 2025-09-23 第1932期 第14版
研究显示,60岁后,有41.2%的人曾主动寻找性健康相关信息,具体通过以下途径问询。
一是“找医生”。调查表明,74%的人从医生、护士或其他医疗机构那里接触性知识,一般是出现性困扰或其他健康问题求医时“顺便问问”。这种方式可信度高,能把性问题和慢病管理、用药调整一起解决;缺点是不少老人不好意思开口,诊室又常常人满为患,来不及深聊。
二是“上网搜”。42.6%的人说自己主要通过网络解答性疑问。这种方式胜在方便、匿名,老人可尽量多地了解相关知识,但海量信息真假难辨,容易误导甚至延误疾病治疗。
三是“问熟人”。和老友在闲聊时偶尔提一嘴也是老人们获取性知识的方式,但这么做的人并不多,因为怕尴尬,觉得“传出去丢人”,若非万不得已一般不聊床事。受限于上述各类途径的缺陷,超过1/3的人表示自己对所获得的性信息并不满意。更令人担忧的是,还有超过一半的老人没有咨询过性健康问题。这其中,20%的人因为“不知道去哪里问”“害怕别人眼光”“放弃治疗”等从未迈出过问询的第一步。
健康老龄化包括性健康老龄化,意味着不论多少岁,老年人仍需要了解与年龄相关的性知识。不同性别、不同生活状态的老年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性困扰。比如六七十岁的男性,前列腺肥大、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会让勃起没那么顺利,这并非“到年纪了就该如此”,而是可以缓解、治疗的。另外,一些老年男性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或经尿道切除术后,会出现射精相关问题,但很多人对术后能否恢复性生活一无所知,也不愿去问。老年女性更是不闻不问的重灾区。对于绝经后阴道干涩、性交疼痛等常见问题,调查中多位60~69岁女性认为“忍忍就过去了,不知可用润滑剂或局部雌激素缓解”;有的人觉得“老太太不该有性”,把正常需求误判为“老不正经”,造成诸多心理、情绪问题;还有的女性在乳腺或子宫疾病手术后,身体形象受损、对伴侣缺乏安全感,自动地就断绝一切亲密接触,但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积极问询和干预来改善的。
除了这些,老年人还面临一个严峻的性问题,就是“防性病”。调查发现,随着配偶去世或离异,25.5%的老人尝试过网络约会,许多人误以为“老年人不会得性病”,直到检测报告出现阳性才慌了神。在这方面,老人男性对性病知识的需求量更大,他们搜寻相关信息的可能性是女性的两倍,尤其是70~79岁年龄段、有过网络或线下约会经历的男性,搜索行为尤其突出。
面对以上性知识的缺失,老年人要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否则不但难以长久“性福”,还可能染上疾病。那老年人要去哪学、怎么学?以下是一些建议。
把“性提问”列入复诊清单。找医生了解性知识是最靠谱的,不妨在看慢病、取药时,多主动问问医生:“我最近性生活有些困扰,能聊聊吗?”也可在讨论糖尿病、高血压用药时顺带问一句:“这些药对性功能有没有影响?”既自然又减少尴尬。如果出现明显的性功能障碍或生殖器官有异常,应马上就医,医生会进一步筛查勃起功能、阴道萎缩情况、性传播感染风险等并给出治疗方案。
认准“官方认证”站点。优先选择政府、医院、大学主办的网站平台接受科普,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艾防中心”)、各大医院公众号等。看文章时核对作者署名、机构、用词,凡是宣称“某神医祖传秘方”“三天见效”的,一律不信。
善用“银发学堂”。现在许多社区、老年大学都会开设“健康老龄化”系列课程,把性健康、情感沟通纳入教学内容。线下课堂的最大好处是能面对面提问,还能结识同龄伙伴,打破“孤军奋战”的尴尬。
和爱人结伴学习。老夫妻可以一起观看权威视频,了解如何借助润滑剂、医用负压助勃器等辅助工具;单身老人也可以和信任的朋友组成“健康互助小组”,共享经过核实的资料,相互提醒定期体检、筛查性病。
记住,性健康是整体健康的一部分,不丢人,也不该被忽视。衰老并不意味着性欲的终结,而是需要更新知识、调整方式。只要选对渠道、学会甄别,任何年纪都能拥有安全、愉悦、有尊严的性生活。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老年男性渴望靠谱性知识10-24
- [事件]知足才有幸福感10-24
- [事件]外卖骑手为AED使用提速10-24
- [事件]眼压低跟呼吸功能差有关10-23
- [事件]华裔女性容易“外瘦内胖”10-23
- [事件]严重抑郁症让人减寿10年10-23
- [事件]夺人记忆的“脑病”10-22
- [事件]血糖高也会伤膝盖10-22
最新文章
- [事件]老年男性渴望靠谱性知识10-24
- [事件]知足才有幸福感10-24
- [事件]外卖骑手为AED使用提速10-24
- [本站]14经脉中最容易堵的点合集10-23
- [事件]眼压低跟呼吸功能差有关10-23
- [事件]华裔女性容易“外瘦内胖”10-23
- [事件]严重抑郁症让人减寿10年10-23
- [事件]夺人记忆的“脑病”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