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了胆 要护肝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切了胆,要护肝。胆囊切除后,不少人认为万事大吉,却不知肝脏正默默承受新挑战。这段时间正是倒逼身体重建消化能力的契机,护好肝脏至关重要,约90%的患者能在3~6个月内通过科学调整重启健康代谢。
《生命时报》 2025-08-15 第1921期 第16版
没了胆囊储存胆汁,肝脏24小时“连轴转”,胆汁持续流入肠道,身体不得不启动一场消化系统的“模式切换”。这一改变带来两个直接影响:一是肠道压力增大。胆汁是分解油腻的“清洁剂”,胆囊切除后,应对高脂饮食,肠道可能“手忙脚乱”,腹胀、腹泻易找上门。再加上消化节奏从“按需供胆”变为“全天候输出”,肠道需适应胆汁“涓涓细流”的节奏,有人短期会便秘或腹泻交替。
二是肝脏负担骤增。胆囊离场后,没了胆囊储存胆汁,肝脏要加班产胆汁,每天持续分泌约0.5~1升胆汁,肝脏需更多能量支持。另外,切除胆囊后,肠道菌群微生态发生改变,肝脏解毒任务加重。此外,没了胆囊共同承担,若患者不控制饮食且运动不足,多余脂肪更容易堆积在肝脏,脂肪肝风险上升。
胆囊切除后,科学护肝做好4点:
1.晚上11点前睡。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修复黄金期,熬夜会扰乱代谢,长期可致转氨酶升高。建议术后半年内尤其严格作息。
2.学会“分层”饮食。 术后1个月内,以粥、蒸煮菜为主,少量多次补充优质蛋白(鱼、蛋清);1~3个月,逐步添加橄榄油、坚果碎,避免油炸但可吃炖肉;3个月后,模拟胆囊“间歇释放”效果,每餐先吃蔬菜再进食肉类,利用膳食纤维延缓胆汁流失。
3.每周150分钟“微汗”训练。快走、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可促进肝内胆汁流动,预防淤积。同时避免久坐,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4.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超重和肥胖人群每减重1公斤,肝脏脂肪沉积风险降4%~6%。
此外,胆囊切除后,还要牢记三句话:一是复查别偷懒,术后1月、3月、6月必查肝肾功能+腹部B超,监测脂肪肝、胆管结石迹象;二是药物慎入口,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可能伤肝,用药前咨询医生;三是情绪别“肝”憋,压力激素会抑制胆汁分泌,焦虑时试试冥想或深呼吸。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切了胆 要护肝09-12
- [事件]手臂抬得快能防跌09-12
- [事件]长寿者有性格优势09-12
- [事件]多国试点四天工作制09-11
- [事件]全球每年87万人死于孤独09-11
- [事件]肩膀也会断崖式衰老09-11
- [事件]年轻人阳痿多起于心09-10
- [事件]狗能闻出帕金森味09-10
最新文章
- [事件]切了胆 要护肝09-12
- [事件]手臂抬得快能防跌09-12
- [事件]长寿者有性格优势09-12
- [本站]肺经中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1
- [事件]多国试点四天工作制09-11
- [事件]全球每年87万人死于孤独09-11
- [事件]肩膀也会断崖式衰老09-11
- [事件]年轻人阳痿多起于心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