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年轻人阳痿多起于心

年轻人阳痿多起于心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9-10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美国《性医学杂志》最新研究证据发现 年轻人阳痿多起于心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男科主任医师 刘保兴 □覃忠健

  《生命时报》 2025-08-12 第1920期 第14版


  提及“阳痿”,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将其与中老年、慢性病挂钩。但最近发表在美国《性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数据令人意外:在由精神心理因素主导的勃起功能障碍(称为心因性ED)患者中,年轻人不仅占比不小,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也超过年长者。

  研究者分析了345名原发性心因性ED患者后发现,小于40岁的年轻男性中,达到“重度ED”标准的比例高达36.6%,而大于40岁的年长患者中,这一比例为26.4%。同时,年轻患者的勃起功能临床评分也显著低于年长组。此前,一项针对2000例阳痿患者的调查也显示,30岁左右男性中,心理因素导致的阳痿占比达60%,症状严重程度较中年男性高。为什么年轻人中心因性ED更多、更重?

  引起“不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心理压抑”。比如焦虑时,大脑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注意力被负面情绪占据,难以集中于性刺激,导致性兴奋阈值升高。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阴茎海绵体无法充分充血。夫妻关系紧张时,同房可能伴随抵触、恐惧或愧疚,这些负面情绪会进一步抑制性反应。在年轻群体中,由于以下因素的交织,使得问题更易出现且后果更严重。

  不良性认知。研究显示,如今的社交媒体塑造了“性能力神话”,让73%的年轻男性恐惧自己表现不完美,使得他们在性活动中过度关注自身表现,比如“我够硬吗”“我能让她满意吗”。一旦遇到状态不好的时候,阴茎稍有“懈怠”,他们就觉得自己“彻底失败”,形成越想成功越焦虑的恶性循环。

  关系荒漠化。32%的年轻患者承认“对伴侣难以真正敞开心扉”。当情感联结断裂,身体接触就是走个形式,难以享受和投入其中,进一步削弱了阴茎的生理唤醒。

  生活习惯差。现代生活、工作方式导致年轻男性久坐时间延长,还爱熬夜、缺乏规律运动,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和盆底肌肉功能。这些虽非心因性ED主因,但会加剧生理上的脆弱性,使得心理问题更易转化为身体症状。还有的人沉迷色情刺激,不仅提高了大脑兴奋的阈值,导致“面对真人觉得索然无味”,也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感,因为“没有色情片里的男性威猛”。

  不承认问题。年轻人往往更难以接受自己出现勃起不佳的问题,将其视为奇耻大辱,好强的心态让他们不愿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这会导致问题持续存在甚至恶化,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未掺杂生理因素的单纯心因性ED治愈率能达到95%。因此,如果感到自己一段时间内勃起无力,就要立即干预,以免拖成慢病或大病。

  首先是寻求专业评估。勃起不佳时不要视而不见或病急乱投医,首要步骤是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男科或兼具身心医学背景的科室进行全面评估。医生会通过问诊、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潜在的器质性疾病因素,这是确诊心因性ED的前提,切莫自行对号入座或乱服药物。

  其次是破除认知误区。清晰理解心因性ED的本质,它不是“器官坏了”,而是大脑“指挥系统”暂时失调。它是常见、可控且能治好的问题。因此不要四处求医找身体的毛病,徒增心理负担,而要反思自己最近的心理状态以及和爱人的关系。减少自身对性爱的完美主义倾向,接纳偶尔的波动,勃起功能受状态影响是正常的,一次失败不代表永久问题,抛弃“每次都要满分”的执念。

  再次,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规律睡眠是调节情绪、恢复精力和平衡激素的基础;坚持适度规律运动,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压力、提升整体活力和自信心;可以进行冥想、深呼吸练习、培养健康爱好等,找到适合自己的压力释放渠道;审慎对待色情影片,有意识地减少依赖或戒除。

  最后,使用药物与认知行为重塑。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快速起效的药物,打破“失败—恐惧”的初始循环。但需警惕,单纯药物控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在此基础上,可在治疗师引导下练习认知重塑,转变“灾难化思维”,如将“这次没成功”的“定性”模式,变为“80%身体反应正常”的“定量”表述,能极大地减轻心理压力。再配合五感的感受力练习,可逐步重建身心联结,解开“心魔”对勃起的束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