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气温升一度 心脏危一分

气温升一度 心脏危一分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8-7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气温升一度,心脏危一分 心脏功能负担增加,心梗住院率显著上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 张 岩 □主治医师 邱 林

  《生命时报》 2025-07-01 第1908期 第17版


  近日,全国多地高温天气持续,京津冀鲁豫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7摄氏度到39摄氏度,局地气温超过40摄氏度。不少人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是暑热难挨、病情反复。高温天,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急症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我国此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热浪期间,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肌梗死住院率增加0.6%~12%。

  高温环境下,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会启动一系列生理调节机制,给心脏带来额外负担。外界温度升高时,人体皮肤血管自动扩张,让更多血液流向体表加强散热。此时,血管主干道的压力便会增大,心脏也需要更努力地工作,如增强收缩、加快心率,以确保足够血液运抵重要器官,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加。若心脏功能较弱,这种额外负担可能超出承受范围,导致心脏出现各种问题。如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可能加重,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同时,人在高温天往往会大量出汗,体内水分不足,让血液变得黏稠,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导致冠心病乃至心肌梗死风险升高。钾、钙等电解质对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功能起关键作用。当它们随着汗液流失,会影响心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引起心律失常等问题。高温还会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空调病”也可能进一步刺激心血管系统,如引起血管快速收缩,增加射血阻力,增大心脏负担。

  夏日要想护好心脏,可采取以下四“点”措施。

  水喝多点。平时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要主动、少量多次地饮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适量饮水能保证充足的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应避免饮用过多含糖饮料和含酒精饮品,因为喝饮料不仅不能有效补充水分,反而可能加重心脏负担。需注意,心脏功能严重减退的患者切忌过度补水,以免加重症状。

  温差小点。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保持室温在26摄氏度左右,或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摄氏度,以免温差过大,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易引发心脏疾病。屋内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从空调房到室外时,做好防晒措施。另外,室外温度高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吃清淡点。饮食方面宜清淡,多吃新鲜蔬果、豆制品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高盐、高糖食物。

  心态好点。人在高温天更容易烦躁,要主动调节情绪,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另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若身体指标(如血压)发生变化,或出现相关患病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比如调整利尿剂等降压药物,同时要积极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