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岁世界最长寿女性突然辞世

太突然
因事发突然,付素清老人没能留下一句话,甚至连一个动作也没有
老人今日出殡,时间紧迫,不少远在外地的亲人都无法赶回家中,送老人最后一程

老人总是头戴蓝色头帕、一身粗布衣服打扮,也不爱后辈给自己做新衣服
付素清老人的曾孙女冷婷(第四代)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按照风俗,老人将于今日出殡,因事发突然,远在外地的亲人不能赶到,送老人最后一程。
昨晚11:30,前进村9组的农家小院里头依然亮着灯火,“克勤克俭辛劳一生世,慈母慈心养育儿孙”,门口贴着挽联。付素清老人的灵柩就放在堂前“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的牌下。桌上摆放了她的肖像照,是去年从身份证上弄下来的。十余名男女在屋门口烧纸,他们是付素清老人的二、三、四代后人。“都是从成都周边赶回来的。”曾孙女冷婷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付素清老人的曾孙女冷婷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昨天早上8点多,家人照常准备好早饭,到老人卧室叫她起床吃早饭,老人说不想吃,但又挣扎着要起来。因付素清老人站立不稳,家人便扶着她坐在床边上,然后就回到与老人卧室一门之隔的客厅里吃饭。不一会儿,付素清突然朝床上倒下去,家里人赶紧起身去看看,老人的眼睛一直睁着,但没有转动,然后发现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因事发突然,付素清老人没能留下一句话,甚至连一个动作也没有。
“发生得太突然了,没想到(走得)这么快。”冷婷说,虽然今年以来,老人的身体比起之前弱了些,最喜欢的回锅肉不怎么吃了,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但老人去世,对家人来说,仍然十分突然。就在去世的前几天,老人身体状态还有所好转,头一天晚上还罕见地吃了两块肉。“昨天她还在给我堂哥扇扇子。”冷婷说,虽然老人分辨不了是谁,但头一天确实拿着扇子给曾孙扇了扇。
按照当地习俗,付素清老人的葬礼安排在4日出殡。时间紧迫,不少远在外地的亲人都无法赶回家中,送老人最后一程。“我们也想让她安安静静地走。”冷婷说。
曾顿顿离不开回锅肉
付素清出生在简阳,40多年前随丈夫搬到双流县,现在划归天府新区。
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老人总是头戴蓝色头帕、一身粗布衣服打扮,也不爱后辈给自己做新衣服。饮食上,老人喜欢吃粗粮,早上能吃一两稀饭,中午和下午都能吃2两最爱的回锅肉。“一天三顿必须有回锅肉,而且主要是肥肉,心情好的时候,一小碗回锅肉她一天就吃完了。”因为装有假牙,平时,儿孙们递小半边苹果或梨给付素清,她也能慢慢地吃完,“水果主要喜欢吃脆桃子和葡萄,有时候还要吃点花生,比较喜欢生花生。”
此前,老人的身体一直很硬朗,100多岁的时候还拄着随身的长棍去打院子里脐橙,闲不下来的她还能捆捆柴、打扫院坝。跟往年行动自如相比,近半年来,付素清的身体差了一些,体重也下降了一些,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即使短时间坐在客厅里,也都是闭着眼睛养神。
饮食习惯在近半年来也变了很多。“现在吃得很少了,今天就喝了几口汤。”付素清老人的女儿徐淑华说,以前老人最爱吃回锅肉,几乎顿顿离不开,一日三餐都能吃上大半碗米饭。现在吃得最多的,是焖得烂熟的青豆、蒸过的南瓜红薯,喝得最多的是白开水,不爱喝炖汤。
同样变化的,还有老人的脾气。前些年开始,付素清记忆退化,不认识孙辈、曾孙辈的孩子,但脾气可不小,不喜欢别人碰她。119岁生日前,曾孙女婿给老人剪手指甲,老人出奇地配合,几分钟就剪完了,她还自己摸了一下。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彭亮
- [人物]虚拟养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许润三:好心情胜过十剂良药01-15
- [人物]老人测测血管年龄01-09
- [人物]于康:吃对食物不做软胖子01-01
- [人物]阴虚 肾精就会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坚持踢球06-13
- [人物]热茶能让身体更凉快09-25
- [人物]酸痛寻阿是09-13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