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我们说到了手少阳三焦经的第2穴液门,它对干燥综合征有帮助。今天,我们继续沿三焦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3穴中渚,它对耳鸣耳聋有一定的疗效,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原创
书评
(来源:生命时报)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医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月23日下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中医药抗疫的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通过早期中药的干预,有效抑制了疫情蔓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说:“实践证明,坚持中西医并重,切实建立中西医协作机制,是我国医学的独特优势。”
网评
事件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所带团队日前披露三项科研成果。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病情无一加重,重型/危重型患者病亡风险降低八成多,康复患者症状改善复阳率低。仝小林说,从轻症、重症/危重症到康复期,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三个不同阶段,构成一个完整链条。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全过程起效,彰显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
网评
事件
(来源:科技日报)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13%都是因各种传染性疾病导致?近日,《柳叶刀·环球健康》(LancetGlobalHealth)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团队的一篇统计报告显示,排行前五的致癌因子分别为: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HP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
网评
事件
(来源:科技日报)日前,有媒体报道,由于受疫情环境影响,致使老年人深静脉血栓高发。这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网评
事件
(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目前在校大学生共有约3833万人,理解大学生社会心态,对于把握当代社会观念的演变趋势至关重要。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与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联合开展了中国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调查于2015年、2017年进行了两次,采用“地区—大学—学生”三阶段随机抽样的方式,从覆盖中国内地七大地域、不同学校层次的中国高校中分别抽取了6351名和6759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历时近三年,收集了一份跟踪调查数据,力图立体地呈现当前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态和价值观念。
网评
事件
(来源:中国妇女报)在咨询过程中,常常听到有女孩自称自己是“招渣体质”。调侃自己遇到的都是“渣男”。
网评
事件
(来源:人民健康网)肥皂与酒精哪个消毒能力更佳?对于肥皂与酒精哪个消毒能力更佳的争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徐小元表示,肥皂属于清洁剂,酒精属于消毒剂,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仅从单位量来看,75%的酒精杀毒效果确实好于肥皂,但不建议直接用酒精洗手,否则会对皮肤造成伤害,造成脱皮、干燥、毛孔粗大甚至干裂。
网评
事件
(来源:中青报)即便宅在家中,白天还是要保持比较规律的生活状态,做一些事,做一些运动,醒得好才能睡得好。
网评
事件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刚刚得到控制,国外病例又迅猛增长,病毒仿佛无处不在。为控制疫情的扩大和流行,各种消毒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胆固醇是一种蜡状物质,其在血管内积聚并形成“斑块”。斑块可积聚在冠状动脉和颈动脉中,前者为心脏提供氧气,后者为大脑提供氧气。若人体中胆固醇含量波动变大,就会增加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就像冠状动脉变窄或堵塞会导致心脏病发作一样,向大脑供氧的动脉堵塞会导致脑卒中或脑梗。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2019年,全国办理离婚登记的人数达到415.4万对。在这些家庭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孩子的家庭。当人们不得不离婚时,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但中国人擅于结婚,不擅于离婚。结婚时,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离婚时,互为仇人、彼此伤害。尤其对于家中有孩子的人来说,离婚很可能成为很多人一生中最痛苦的事。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要想提高怀孕成功率,还要考虑天时。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深秋和初冬最容易怀上。
网评
事件
上周,写了一篇《春季为何关节疼痛的人多了》,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这篇文章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肘膝关节上,建议网友通过拍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效果不错。今天,我们主要谈及肩关节,毕竟,这个地方自己拍打不容易,但仍有很多人饱受肩关节疼痛的困扰,该如何解决呢,今天我们就要继续说说拔罐的方法,没有技术门槛,几乎人人都会!
原创
本站
(来源:生命时报)强大的内心有很多内涵,如勇气、毅力、积极和灵活性,是实现长期目标和应对艰难险阻的基石。近日,美国《医学日报》总结,要精神强大,做到六个“不。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衰老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是心理现象。一个人的心态或思维对其能否保持年轻起到重要作用。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以及健康心理学家伊丽莎·艾波联合开展研究,发现是端粒(染色体末端,也是染色体的保护箍)的长短,控制了细胞和人体的寿命,而一个人生活和思维方式会改变端粒长短,进而影响衰老的快慢。在他们的著作《端粒效应》一书中,两位科学家指出5种思维模式催人老,应该努力克服。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春困,秋乏,夏打盹”,如今这个时节,不少老人进入春困期,加上疫情期间出门活动减少,更是瞌睡连连。然而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新研究提醒,老人白天嗜睡不是什么好事,会增加糖尿病、癌症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老人白天为何会嗜睡?以下是几种常见原因。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发热是很多疾病的症状表现,比如常见的流感、腹泻,以及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除此之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发热症状,这种副作用被称作“药物热”。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3月20日,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一篇题为《隐秘的感染者可能引发新一轮疫情暴发》的文章,称感染新冠病毒后30%~60%的人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其传播病毒的能力并不低,可能引发新一轮疫情暴发。这一观点在各国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担忧和讨论。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日前《中华肝病杂志》刊发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杨玲的论文称,四大原因导致新冠肺炎肝损伤:免疫损伤、药物因素、全身炎症和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
网评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