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业屡遭打击为何仍生生不息

一个市场的兴起,注定会导致另一个市场的衰落。养生和看病从来就是一对矛盾。正如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所言,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养生,就是对生命的养护,学会了养生,人基本上可以做到少生病和不生病,因而养生行的是上医之道。反之,等生了病再去治,行的是下医之道。打个比方,汽车5000公里一保养,只要你坚持做到这点了,你的车子很少会出问题,这保养,就好比养生。换言之,别等车坏了,你再去修车,而是车好的时候,就注意保养,以避免它在关键时候掉链子。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医疗体制,逐渐地转向市场化,国家投入不足,导致医院不得不自己养活自己,药费、检查费成为医院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医院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台台先进的医疗设备落户,而为此买单的,却是无数的患者。尽管医院越变越大,医生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好,但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正因如此,民众开始探究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不知不觉中发现,很多健康问题,只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改善。如果再学会一些简单的保健手法,比如刮痧、拔罐、按摩、泡脚、艾灸、食疗等方法以后,一些小毛病也变得很容易处理了,感冒发烧也不再用去医院挂水了,既节约了时间,也少了钱,还不损害身体,一举多得。
没错,如果越来越多的民众都学会了养生,是不是医院的病人就少了,你想想,长此下去,医院、药厂、医疗器械厂商、靠虚假医疗广告生存的媒体靠什么来生存呢?不仅如此,如果民众都不再吃垃圾食品了,那生产这些食品的厂商该怎么办呢?如果大家都不爱吹空调了,那生产空调的厂商会怎么办?如果......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一个产业的兴起,注定要意味着另一个产业的衰落。养生和看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上医和下医本身也是一对矛盾,民众都行上医之道了,那下医的生存必将受到危胁,断了人家的财路,再加上西医在朝,中医在野,你说养生业能不备受打击吗?
- [本站]大肠经上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8
- [本站]肺经中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1
- [本站]颈部刮痧切勿触碰的雷区09-04
- [本站]用可穿戴设备记录睡眠08-28
- [本站]怎么看湖北天门的生育补贴08-21
- [本站]频繁使用大手机得了腱鞘囊肿08-14
- [本站]别有病网17岁 进入逍遥期08-07
- [本站]高温湿热蚊疫崇礼成热门旅居...07-31
- [事件]街边正骨馆胆子很大09-20
- [事件]休闲式运动更延寿09-20
- [事件]耳机戴不好是在“慢性毁耳”09-20
- [事件]血糖高伤害男人“性福”09-19
- [事件]甲功异常牵连血糖09-19
- [事件]超八成国人需糖心肾共管09-19
- [本站]大肠经上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8
- [事件]刮痧方式各有所长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