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太瘦比超重更危险

太瘦比超重更危险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11-7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身体保护力下降 生病没“资源”调配 太瘦比超重更危险


  受访专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注册营养师 黄清卿

  本报记者 高嘉悦

  《生命时报》 2025-10-14 第1935期 第6版


  在很多人追求纤瘦体型的当下,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研究人员则在近日召开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度会议上发表研究提醒,过于消瘦可能比略微超重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研究团队对8.5万余名丹麦成年人进行分析发现,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低于18.5的参与者,过早死亡风险比BMI处于22.5~24.9的人高出近3倍。为什么过瘦反而更危险?研究人员表示,一定的脂肪储备对抵御疾病有保护作用。例如,患有癌症等严重疾病的人,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体重下降,若本身有一定的脂肪储备,身体可在需要时调动能量维持基本功能。而原本就消瘦的人,则可能迅速耗尽“资源”,影响康复。此外,非自愿的体重下降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如癌症或1型糖尿病,这也可能提高过瘦群体的死亡风险。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注册营养师黄清卿表示,新研究为“胖而健康”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提示“瘦不等于健康”。对于中国人而言,体重指数最好控制在18.5~23.9,老年人可适度放宽,适宜范围为22~26.9,同时男性腰围别超过85厘米,女性不要超过80厘米。要想保持健康的微胖身材,日常可以从吃和动两方面着手。

  吃得杂。要做到食物多样化,每天吃够12种食物,每周吃够25种。其中,谷类、薯类、杂豆类每天吃够3种,每周5种;蔬菜水果每天4种,每周10种;畜、禽、鱼、蛋类每天3种,每周5种;奶、大豆、坚果类每天2种,每周5种。

  动得多。不同年龄段人群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能长期坚持的运动,比如,8~25岁多打打球,球类运动能提升反应速度、心肺耐力,有助肌肉和骨骼发育;26~45岁多爬山、慢跑,既能改善心肺耐力,加速新陈代谢,还能缓解压力;46~65岁多健步走、力量锻炼等,这些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体脂率,静蹲、举哑铃等力量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65岁后多进行稳定性练习,如仰卧举腿、弓步等,能强化肌肉,防止跌倒。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