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超八成国人需糖心肾共管

超八成国人需糖心肾共管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9-19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平时爱吃精制碳水 久坐推高腹型肥胖 超八成国人需糖心肾共管


  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马江波

  《生命时报》 2025-08-29 第1925期 第21版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同时存在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等问题,从而引发慢性炎症和血管功能异常,逐步导致心肾损伤。而且,这种损伤风险早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如腹型肥胖、空腹血糖异常)就已悄然升高。因此,医学界近年提出“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的概念,糖尿病管理已从单纯的血糖控制,转向对代谢、心血管和肾脏健康的综合关注。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我国21万人数据新研究显示,2010至2019年间,我国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从77.1%升至83.7%,影响人群高达8.75亿。这一庞大数字背后,并非全是糖尿病患者,而是包含了大量处于代谢异常早期、糖尿病前期或已有器官风险的人群,凸显了将血糖、心脏和肾脏视为整体,尽早识别、干预和共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之所以会在10年间显著攀升,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城市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变化。首先,我国人群的饮食结构以高升糖指数碳水化合物为主,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其次,人们习惯久坐,运动量减少,肥胖率持续攀升。此外,人口老龄化、长期精神压力及环境因素等多重影响,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普通人群的代谢负担,推高了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更重要的是,上述研究提示,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有两大风险信号:腹型肥胖和空腹血糖异常。数据显示,10年间,我国人群腰围超标率从44.1%增至59.4%,空腹血糖异常率从24.7%跃升至49.8%,几乎翻了一倍。腹型肥胖意味着内脏脂肪堆积增多,会诱发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空腹血糖异常的快速增加则表明,大量人群已进入糖尿病前期状态,若不及时干预将会进展为糖尿病,且心肾损伤风险骤增。

  面对糖、心、肾的联动风险,大家应当提高警惕,从代谢紊乱早期就进行积极管理。尽管药物治疗不断进步,但最核心且具有性价比的措施仍是积极改变生活方式。

  管住嘴。存在代谢问题的人群应积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精制碳水(如白米、白面)和糖分摄入,增加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可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模式,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保护胰岛功能。

  迈开腿。增加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行、游泳),并配合每周至少两次抗阻训练,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腹型肥胖带来的风险。

  守好心。当代年轻人一定要重视压力管理,长期压力过大会增加压力激素分泌,诱发胰岛素抵抗和腹部脂肪堆积。可通过规律作息、冥想、瑜伽等方式改善压力状态,维持代谢稳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