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救治要分清出血还是缺血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欧洲卒中组织会议上,我国专家提出“脑出血强化降压2小时治疗时间窗”概念,即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小时内启动强化降压治疗,将收缩压降至130~140毫米汞柱,3个月致残风险可降低25%,死亡风险降低29%。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刘尊敬 □主治医师 张 硕
本报记者 李珍玉《生命时报》 2024-06-07 第1806期 第17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张硕表示,出现急性脑卒中,常有以下表现:面部不对称或脸部一侧瘫痪;让患者平举双臂,一侧或双侧无力、无法抬起;说话不顺畅,不能理解他人言语。当患者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拨打120,同时让患者平躺,头歪向一侧,不要随意搬动。
“以上症状能初步判断出现了脑卒中,但并不能判断患者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张硕表示,对于50岁以上患者,如果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且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有持续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或伴有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可高度怀疑是脑出血;如果在安静状态下起病,没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只有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可能是脑梗。年龄较大的患者,比如有耳石症的人,也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因此仅凭症状不能明确诊断,要尽快到医院做头部CT诊断。
若判断患者是脑出血,要在短时间内把收缩压降到130~140毫米汞柱,然后根据出血部位、大小、形态,制定治疗方案。如果是脑梗患者,应将收缩压降到180毫米汞柱以下,但不建议降得太快太多,以免加重缺血症状。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揪出乏力背后的疾病08-31
- [事件]为何“心静自然凉”?08-31
- [事件]警惕同型半胱氨酸升高08-31
- [事件]心衰患者几乎人人腹胖08-30
- [事件]心梗风险榜 血脂责任大08-30
- [事件]当代老人身脑更年轻08-30
- [事件]吃饭太快招来疾病08-29
- [事件]斑块悄咪咪地在变坏08-29
最新文章
- [事件]揪出乏力背后的疾病08-31
- [事件]为何“心静自然凉”?08-31
- [事件]警惕同型半胱氨酸升高08-31
- [事件]心衰患者几乎人人腹胖08-30
- [事件]心梗风险榜 血脂责任大08-30
- [事件]当代老人身脑更年轻08-30
- [事件]吃饭太快招来疾病08-29
- [事件]斑块悄咪咪地在变坏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