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为何新冠在欧美更致命?

为何新冠在欧美更致命?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0-7-12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达半年之久,各国都遭受了沉痛损失。截至7月6日,全球累计确诊超过了1100万人,死亡超53万人,每18秒就有1人因新冠死亡,且超过八成的死亡病例都来自欧美国家。同样是新冠病毒,为何在欧美更致命?近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专家认为,欧美国家应在防疫策略、医疗救治等方面有所加强,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受访专家: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 胡必杰

 

超八成死亡病例来自欧美


  截至7月6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每10万居民死亡人数排前十的国家是:圣马力诺、比利时、安道尔、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法国、美国、荷兰。死亡病例总数排名前十的国家是:美国、巴西、英国、意大利、墨西哥、法国、西班牙、印度、伊朗、秘鲁。其中,八成以上死亡病例来自欧美国家。

 

由此可见,与欧美国家相比,亚洲国家新冠死亡人数没那么多。除印度、伊朗死亡人数过万外,其他国家多的有数千人,而日本、韩国等死亡人数为数百人,新加坡、泰国等只有数十人。美国作为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至今已有近13万人因新冠死亡,每10万居民死亡近40人。美国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的4%,但新冠死亡人数占全球的2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印度人口数量占世界的18%,但死亡人数仅占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认为,实际感染者(包括轻症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等)是否被统计,对最终公布的数字有决定性影响。比如,意大利等欧美国家最初只对住院患者进行核酸检测,症状较轻的人很少做检测。所以,报道出来的病例都是较严重的,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死亡率。而韩国等一些国家扩大了检测人数,计算出来的死亡率就比较低。

 

胡必杰介绍,目前测算新冠死亡率,主要用两种方法综合评估:

1.病死率,每100例新冠患者中死亡人数所占比例,欧美主要国家为4.5%~15%,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中国为5.5%;

2.每10万人口中因新冠死亡的人数,这样不管轻症还是重症都在统计中,前十位的全部是欧美国家,大多数欧美国家为6~60,中国是0.33。

当然,第二种统计方式也不完美,受人口结构影响很大,老龄化程度高的国家,每10万人口的死亡人数就越多。不过,胡必杰认为,虽然各国计算死亡率方法不同,但这并不是造成新冠病毒在欧美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有外媒曾报道称,多数国家报告那些在医院或经检测确认感染新冠而发生的死亡,而美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家,有些人是在并未进行检测以确定感染的情况下,就已经死亡并埋葬了。因此推测,新冠在这些国家的死亡率可能还更高。

 

八大原因让欧美新冠更致命


  为什么经济最为发达、医疗资源非常雄厚的欧美国家,却遭受如此之高的死亡?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从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①人口结构不同

研究显示,感染后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年龄及是否患有基础性疾病有关。胡必杰说,整个欧美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长,老龄化程度高,高龄老人多。新冠的死亡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中,尤其是在养老院、护理院这些机构中。例如,意大利确诊感染病人的平均年龄为63岁,在美国和瑞典,65岁以上老人占新冠死亡人数的80%以上。

 

②毒株变异

法国病毒学家发现,法国毒株与中国、意大利的病毒株不同。英国《细胞》杂志近日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目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新冠毒株来自欧洲,该毒株已发生变异,比最早在武汉被发现的毒株更易传播,但似乎没有增加疾病严重程度。英国剑桥大学研究表明,毒株在扩散时产生变异,在免疫或环境上适应了东亚人口。但是,胡必杰认为,病毒变异是否会让死亡率更高,需做深入研究,但对比国内病例和过去几个月的境外输入病例,并未发现境外输入病例的重症化程度更高,也未发现致死性上有所不同。

 

③基因和免疫强弱

外国专家认为,亚洲人和欧洲人在白细胞抗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是控制免疫系统对病毒做出反应的基因。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如果把年龄因素考虑在内, 黑人死于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白人的4倍。胡必杰表示,亚洲人并未表现出比欧美人更强的免疫力,但欧美国家黑人死亡率更高,可能与黑人的经济生活水平、工作性质(更多从事与很多人打交道的服务工作)和快速医疗救助的可及性不足有关。

 

④肥胖率的高低

日本、韩国肥胖人口比例不到5%;西欧国家的这一比例为20%以上;美国更是高达36%。胡必杰说,肥胖是导致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一大风险因素,而亚洲国家普遍比西方国家的肥胖率低得多。

 

胡必杰分析认为,造成新冠在欧美更致命的原因远远不止上述这些,以下四方面也不容忽视:

 

①医疗保障是否充足

日本老龄化较严重,但良好的卫生条件、全民医保和国家对老年人的重视,使得死亡人数较少。德国和意大利的老龄化水平相当,但两者死亡率明显两极化,德国病毒学家斯蒂默认为,重症监护情况较好,拥有高度专业化的医生和设施,也许是幸存率更高的原因。胡必杰说,一旦卫生体系因病例猛增而不堪重负,便难以避免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患者死亡。欧美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医疗资源挤兑,连纽约那么好的医疗条件,重症监护病房也已人满为患。抢救物资,如呼吸机的短缺,也导致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②救治费用由谁支付

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相关治疗费用全免。许多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秘诀,但这在欧美国家很难实现。例如,美国大部分医院是私立的,只有在核酸检测为阳性后,保险公司才会支付费用,检测和治疗费用可能高达数万美元。而超过10%的美国公民没有医疗保险,导致许多感染者不会主动就医,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增加。

 

③综合救治水平是否灵活度

胡必杰指出,在欧美国家新冠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准使用某些药物的情况,他们通常只有诊疗指南推荐的药物才能用,治疗策略不像中国灵活。比如,欧美最近才发现用地塞米松可以减少重症患者50%的病死率,但中国医生早就第一时间用到临床,对短期内肺炎快速进展的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降低了重症转化率。

 

④防疫政策和全民意识是否充分

瑞典死亡率一度全球最高。瑞典早期主张“不隔离、不封城、不大规模检测”的策略,靠“群体免疫”对抗疫情,学校、健身房、咖啡馆、酒吧和餐馆都照常营业。但近日,“不封锁”政策的设计者承认,其防疫工作明显有改进的空间,这样死亡人数就不至于如此高了。在美国,民众防控意识也令人担忧,竟还有人开“新冠派对”,故意让人们与感染者接触,希望以此获得免疫。这些做法都令人匪夷所思。

 

欧美死亡率后期会降低


  胡必杰称,目前有关新冠病毒的所有流行病学研究都存在数据不完整的问题,根据初期数字得出的任何结论,都可能随着新数据出现而改变。

 

首先,统计之外的病例与死亡数量,各国都可能有“存量”,尤其是疫情恶化迅速、感染与死亡病例数量都很大的国家。将来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在疫情平稳之后,估计都会进行相应修正。当前,中国武汉已修正,瑞典也在准备调查死亡病例统计。

 

第二,由于定义不同而高估新冠死亡率的情况也可能存在。比如意大利将任何对新冠病毒呈阳性的死亡都归为与新冠有关。西班牙流行疾病和公共卫生中心研究员拉劳里称:“老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器官可能会迅速衰竭。这类人真正死亡原因是潜在疾病,新冠病毒只是雪上加霜而已。”

 

第三,基于各国监测新冠病毒流行方式的调整,死亡率可能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因为当一种新疾病首次出现时,检测通常只针对重症患者,这些患者死亡率高。而之后,检测可能涉及轻症人群,他们的死亡概率就较小。

 

胡必杰认为,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必须将救治关口前移,才能降低重症转化率。欧美国家不妨多采取一些灵活的救治方案。例如,在诊断上,可以多做些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这样会对病情针对性更细致明确。

 

在早期干预方面,中国研究显示,发病后10天内使用羟氯喹,常规剂量,可降低重症化,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部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少量、短时间内给予糖皮质激素,控制使用量,可获得较好效果。对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新冠。对病症发展快、低氧血症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正确选择氧疗方法很重要。不少患者早期存在广泛凝血功能障碍,早期抗凝干预十分重要。此外,营养支持也要跟上,如果多天不吃饭,诱发低白蛋白血症、心肌水肿,很容易重症化。免疫功能较差的,可注射胸腺肽,特别严重的患者,要注意炎症因子监测,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干预。有些患者累及心脏、心肌,导致心率失常的,需及时应对,这样能避免一些患者因心脏疾病而突然死亡。

 

胡必杰认为,欧美国家未来的新冠死亡率不会明显增加了,至少从目前治疗经验来看,不会像早期那么严重。让轻、中症患者避免向重症化发展,提高重症综合救治水平,尤其是避免医疗资源挤兑,治疗结果就会好很多。新冠感染人数已突破千万,以目前的增长速度来看,很有可能会像一个世纪前西班牙大流感那样最终超过2000万人感染。但好在欧美国家已经在干预,区域封锁、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追踪密切接触者、多种隔离方法等措施,在许多国家有效降低了新冠发病率和死亡率,但仍要警惕复产复工后疫情反弹,造成第二波、第三波疫情的可能。

 

胡必杰表示,当前最理想的状态是,期待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冠,但我们同时要有思想准备,疫苗可能不会起到很大的预防作用。甚至,如果病毒出现变异的话,即便是今年有效,明年也不一定效,正如流感中,根据去年流感病毒研发出来的疫苗,不能对今年的流感病毒有效。因此,相关新冠药物研发也不能停,人类要做好与新冠病毒长期相处的准备,注重增强免疫功能,保持环境卫生,公共场合戴口罩,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