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大蒜有奇功,其实只是传说

【军营镜头】某研究所林研究员是个“老烟枪”,一次,他从保健书上了解到,鱼肉脂肪具有抑制香烟诱发肺部炎症的作用,此后他便经常吃鱼。但前不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他的血小板凝聚性偏低,这让患有高血压的他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增高。医生告诉他,鱼油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可引起自发性出血,患有高血压、脑血栓的人不宜盲目大量进食鱼类。
【专家解读】在食疗进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自身的体质特征和实际需要,避免食疗误区,做到科学食疗,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体质要区别。由于人们的体质特征各不相同,仅凭个别症状难以确定正确的进补方式。比如,我们传统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寒、热两种,寒性体质又可细分为阳虚型、气虚型和血虚型,热性体质分为阴虚型和阳热性,每种体质的食疗进补方式不尽相同,倘若随意进补,很可能会出现祛病不成反添病的后果。
进补应适量。《黄帝内经》说,饮食“勿使过之,伤其正也”。食疗虽然是以日常所需食物进行滋补,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但是,也要注意掌握火候,防止过犹不及。比如说,龙眼肉、阿胶具有强胃健脾之功效,但由于过于滋腻,如大量食用,很容易伤及脾胃。
宜忌须分清。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对食疗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常常不顾及个人身体的实际情况,简单地按照个人主观意志进行食疗进补,不辨宜忌,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诱发新的病症。
偏方勿笃信。说起食疗,不少人都会想起一些民间偏方、谚语,实际上,很多偏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盲目笼统地听信这些偏方是十分危险的。比如,不少偏方都只是简单地将人划分为“寒底”、“热底”后,针对表面症状配置相应的食谱,实际上人体状态相当复杂,很多人的脏腑都是寒热夹杂、或湿热并重、或表虚里实,不可一概而论、偏听偏信。
- [事件]不咳嗽的误吸更要命11-06
- [事件]大脑保持年轻 炎症水平更低11-06
- [事件]有自信的人生育意愿强11-06
- [事件]缓解焦虑 先降体脂率11-05
- [事件]警惕“不良建筑综合征”11-05
- [事件]科技加持卒中治疗突破瓶颈11-05
- [事件]视线模糊竟是肺癌11-04
- [事件]阿司匹林为何有人吃了无效11-04
- [本站]痔疮.肛门瘙痒.马应龙11-06
- [事件]不咳嗽的误吸更要命11-06
- [事件]大脑保持年轻 炎症水平更低11-06
- [事件]有自信的人生育意愿强11-06
- [事件]缓解焦虑 先降体脂率11-05
- [事件]警惕“不良建筑综合征”11-05
- [事件]科技加持卒中治疗突破瓶颈11-05
- [事件]视线模糊竟是肺癌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