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本站>> 为何运动猝死悲剧不断发生

为何运动猝死悲剧不断发生

byb.cn
[本站] 作者 :大道至简 日期:2017-5-24 00:01

    【byb.cn 大道至简】据媒体报道,5月18日,杭州早晚各发生一起运动猝死事件,并且都是年青人,令人震惊。



byb.cn


  早上7:20左右,一位小伙,在跑步过程中,突然倒地不起。120来了进行抢救,据医生介绍:“送过来的时候,他呼吸心跳都没了,不过在抢救的时候发现,他瞳孔没有散大,我们医生马上使用人工心肺来代替,一直在抢救,希望小伙子能够醒过来。”据悉,小伙27岁,安徽人,是房产中介公司的员工,至记者发稿时,仍未脱离危险。


  无独有偶,晚上6点多,有读者报料,在杭州九堡大家多立方公寓菲力伟健身馆内,一位32岁的女子刚在跑步机上跑了2分钟,就倒地猝死,未能抢救成功。


  关于运动引发的心源性猝死,我曾经在去年的6月写过一篇文章《生命真的在于运动吗?》,以于宁猝死为题进行过论述http://www.byb.cn/doc_12114.aspx。据媒体报道,2016年6月1日19时许,前全国律师协会主席于宁在跑步机上运动时,引发心脏病猝死,享年62岁,大家有时间可以参看这篇文章。


一、何谓心源性猝死?


  猝死为何多为心源性猝死?(又称为:心脏性猝死)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顾名思义,,指的是心脏,,就是根源。简单地说,就是这个猝死的根源是心脏突然停跳了。其特点有三,①死亡急骤,一般限定时间在1小时以内,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为什么会发生心源性猝死?

  通常,西医认定心源性猝死者,多有心脏器质性的病变,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诱发导致的。可是,从现在媒体报导的情况来看,很多猝死者并未有器质性的心脏病,甚至也没有家族史和既往史,几分钟之前还是好好的,几分钟之后人就没了,发生的非常突然。


  心脏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突然不工作了,你说这车还不趴窝了。发动机坏了,车趴窝了,大不了修一下,修不了,换一台发动机车照样开。但人可不一样,人如果心脏不跳了,4-6分钟不能复跳,血管里的血就凝固了,大脑得不到血液供应,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坏死,也就是脑死亡,既然心脏复跳,也变成植物人了。当然,医学史上确有心脏复跳的最高纪录甚至超过了一天,且完全康复的纪录:


  据媒体报道:2016年5月17日,25岁的葫芦岛人王海生,因感冒病毒感染,突患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全身5大脏器损伤,死亡率接近100%……
  在抢救过程中,王海生心脏停跳33.5个小时后被成功救活,他也成为全国心脏停跳时间最长且经抢救存活下来的第一人。


  在临床上,通常以抢救20分钟,但仍出现瞳孔散大,心电图是直线状态,即可以视为临床死亡,可以考虑放弃抢救(120急救车的医生通常是这种标准),所以,绝大部分猝死的人,如果在半个小时,心脏仍然没有复跳,基本上就没戏了,除非猝死发生在医院的手术台上,也许还会有救。


  当然,除了心源性猝死,还有脑中风引起的猝死,只不过与心源性猝死相比,脑中风引发的猝死要缓和很多,所以,现在提到的猝死,尤其是运动猝死,多半都是心源性的,用咱们老百姓的话,就是突发心梗了。


二、为何现在心源性猝死发病率上升很快


  关于猝死事件,别有病网站已经报道过很多了,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这个“猝死”的专题。

  现在猝死已经到了频发的地步,并且呈现着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甚至平时看起来身体很好,且经常参加运动的,并无心脏病的家族史和既往史的,也会在运动中突然倒地而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总结起来,大体分成以下两方面:


  第一,健康理念与现实压力的矛盾


  一方面,由于健康教育的普及,现在人们对健康愈发重视,所以,很多人都意无意地加强了运动。再加上各种手机APP运动软件的普及,一些人为了上排行榜,不惜透支自身的体力,导致运动过量。


  另一方面,社会竞争加剧,压力剧大。一些人,天天熬夜加班,日积月累,气血亏虚,心脏早已经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当突然出现大负荷运动时,心脏一时无法提供出大量的血液,导致心梗。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刚跑几百米就倒地猝死,多属于这种情况。


三、为何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也会发生猝死


  前面我们说的是因为平常没有系统性的运动,偶尔运动而发生的猝死的情况。但也许你并不知道,即使天天坚持运动的人,也会发生猝死,这里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国《跑步大全》的作者詹姆斯·菲克斯。


  他在1977年写成此书,让全世界一起“跑起来”的口号曾经风靡美国,他提倡的理念是每天跑。但遗憾的是1987年,菲克斯在完成了每日一跑后,却因心脏病发作离世,年仅52岁。


  尽管在跑步圈里对詹姆斯·菲克斯之死说法很多,有专家说他本身就有心脏病家族史,他的父亲就是在43岁时因心脏病去世的。如果他不参加跑步,很有可能活不到52岁。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过度的跑步把他的心脏给累坏了。


  所以,很多长期超负荷运动的人有一天,跑着跑着突然猝死了,你不要觉得奇怪,因为有很多的案例可以佐证。所以,为何中医大师徐文兵非常反对跑马拉松,认为这根本不是养生,而是对生命的谋杀。

  4月30日,他在其微信公众号里,发表了一篇“跑马之后”,针对媒体报道跑马拉松死亡事件频发一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摘抄如下:


  中国古人认为,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体内的气动起来,从而使气脉经络通畅,促进肠胃中食物的消化,同时活动关节,舒展筋骨,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西方的观念是主张用进废退,通过大运动量刺激,从而使人体强壮。二者思路有所差异。


  说道此处,相信已经有人能够明白为什么古人崇尚静止缓慢的运动了。运动和治疗一样,都是对于体内气血的调动。而调动本质上也是一种消耗,锻炼和劳损也只是一念之差。既然运动是为了养生益寿,因此中国人的思路就是力图用最小的消耗,把气血调动到最需要的地方,滋养身体畅通经脉,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好的效果。基于这种理念,古人推崇站桩、易筋经、五禽戏都温和缓和的锻炼方式,以求养生。

  古人运动锻炼追求的是全身舒畅,微微出汗,避免大汗淋漓。因为中医认为汗血同源,微微出汗有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而剧烈运动所出的汗中医称之为“劳汗”,翻译过来即是“磨损汗”。固然是排毒,但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出去的做法,对于身体壮实者可能无所谓,劳累后身体还能加速修复更上一层楼。但是对于本身气血不足的人来说,这样的运动方式就有点“不划算”,耗不起。


  事实也正如徐文兵论述的那样,大家看看一组跑马的数据吧:


  近年来兴起的马拉松甚是红火,很多人都会参加,在国内举办次数也非常多,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广东清远马拉松赛,简直就是给了一种信号“参赛马拉松要做好送命准备?”


  近2万人参与的比赛中,参赛者接受救治总人数多达12208人次(超过参赛人数的一半),其中肌肉痉挛9838人,扭伤1743人,擦伤194人,晕倒20人,腹痛107人,虚脱等306人。出动救护车23次,其中送院救治17人,危重症5人,其中3人入住ICU,2人入住心内科。


  怎么样,相当恐怖吧?!



四、运动猝死是如何发生的?


  可有网友问了,很多人做过体检了,并没有冠心病,可为什么会发生心源性猝死呢?


  通常情况下,导致心梗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硬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动脉堵了(一般要装支架解决),这种情况是渐进的,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心肌缺血导致的心梗猝死,这些多发生在中青人身上。那心肌缺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体的心脏,就尤如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在工作时,要不停地做活塞运动,它需要机油来泡着,以便润滑和降温。如果机油亏了,比如汽车托底漏油了,发动机就会在缺油的状态下工作,时间一长,发动机就粘缸了。

  人的心脏也是一样,它像一个泵,也在不停地收缩给全身泵血,它也需要血来“泡”着。一个成人,正常情况下假设全身的血液总量是5000毫升,但如果这个人血亏了,变成4500毫升了会怎么样呢?通常就会感觉全身无力。但此时,你却不顾这种情况,去做剧烈的运动,导致全身的血液涌向了四肢,致使心脏的血供减少,导致心肌缺血,而发生类似汽车发动机“粘缸”的“心梗”情况出现。


  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遇到了中等收入陷井期,对于很多的家庭来说,都处于未富先老,未富先病的青黄不接的阶段,在挣钱养家与健康养生之间,处于一种相当纠结的状态。虽然有少部分人,是人死了,钱没花完,人在天堂,钱在银行,但相当多的人担心的是,人活着,钱没了。


  如果你已经迈过了中等收入陷井,已经不再为生计发愁了,只要你愿意,当然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好好来养生,从而避免猝死的发生。但现在多数猝死者还处于奔命的阶段,或者是到了该休息却又不愿休息的状态,在综合因素的促使下,猝死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其中尤以运动猝死令人惋惜。


  最后给大家一点终告:生命在于运动,这话没错,但对于不同体质的人,采取什么运动形式,运动量多大,则非常有学问。运动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而不是为了与他人争长短,上排行榜与健康真的没多大关系,凡事没有对错,只有一个度,既不能不及,也不能太过,这就是中医的哲学思想!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