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网友>> 从陈金柱五谷理论到主食漫谈

从陈金柱五谷理论到主食漫谈

byb.cn
[网友] 作者 :管理员 日期:2010-1-11 10:25
【分页导航】


  在谈到用批判的眼光学养生之前,我们还要一万次的强调前面说过的真理,任何科学知识、技能,甚至包括理论体系,都是在动态发展的。因为人类不断在繁衍,新事物、新理论、新手段也在不断涌现。我们不能指望老祖先把所有问题都搞明白,食古不化,那只能一代不如一代,大家最后都要退化成猴子,说不定连猴子都没的做,只能灭种。


  那有没有静态的技术或者理论体系呢?严格说是有的,比如古代美洲玛雅文明,随着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者的入侵,玛雅人亡国灭种,很多精神文明都已经失传,从此也就定格在那里。静态倒是静态了,但恐怕没人希望出现这种场面,更不希望本民族的文化最彻底失传。


  中医养生理论也是这样,比如说《黄帝内经》,它是经典,是至高无上的理论,但它也是经过无数代先人不断发展不断探索才形成的。比如说这本书的作者被冠以黄帝的名号,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黄帝此人到底有没有,在历史学上争议就很大,他很可能是一个氏族部落的统称。就即便有此人,当时中华先民还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三十岁就是高寿了,别说养生,把肚子搞饱了就是最大的成功。在这种历史状况下,怎么可能由一个上古的人完成一部里程碑式的医学著述呢?


  既然《黄帝内经》或者说中国古代中医理论是动态发展的,那就不要天真的认为,那里面所有的内容都百分百正确。尤其是一些实际的操作方法或者关于药性的结论,更是存在着很多时代性,还有地域的局限性。比方说,中国古代的名医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如今美国一个办公室白领在吃什么、想什么、干什么。


  前面说的有关五谷的说法就是一个明证,中国人的主食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非要把五谷给确定到几种植物果实上,那只能是自讨没趣


  如果说五谷没办法对应五脏,那是不是意味着《黄帝内经》和传统中医养生理论的彻底失败呢?当然不是,这里小子顺便也要批判全面否定中医的观点。我们的祖先并不是傻子,四大文明古国和中华历史上的赫赫威名也不是意淫出来的。中医理论发展和流传了2000年,您要说他啥也不是,那不是睁眼说瞎话吗!真要没用,只怕连战国都熬不过去,那可是一个群雄争霸,非常讲究实际的年代。


  另外,中医理论在很多时候,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哲学思想。不管你用什么技术手段,但总体的理论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后人如何根据技术和实践的发展,来完善和充实这个理论。


  比如,中医和中医养生都强调辨症,如果硬性的规定一个主食对应什么脏腑,那压根就忽略了食用者所处的状况,症从何来?这不仅不是发展中医以及其理论,而是在毁他。就像王明当年在中央苏区干的那套一样,看着马克思的文章,念着共产主义发展的口诀,逼着战士们扛着长矛冲击人家的机枪阵地。不仅要把自己搞完蛋,还要连累马克思大人跟着挨骂。


  小子觉得,五脏到底对应哪种主食,应该着重分析如下几点。第一,这种主食的营养构成。第二、食品的加工和食用方法。第三、食用者所处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状况。

 

  关于营养构成,一般来说,主食里面除了豆类,大多数都是以淀粉为主要成分,当然,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其内部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纤维素,由于现在转基因食品很多,我们也不能忽视食物内部构成的变化,就像大米和糯米一样,尽管都是水稻,但蛋白质含量完全不同,因此对应的五行和五脏也完全不同。


  加工和食用方法也很复杂,煎、炒、烹、炸、蒸、煮,加上花椒还是大料,是否去掉或者增加了某种成分(比如把面粉做成面筋,把土豆做成炸薯条),食物的原始特性可能也就完全改观了。


  至于食用者本身的状况,那就更加复杂了,比如说,一位消渴症患者,本来糖代谢就有问题,您非要逼着他吃很多玉米养生,不被人打死,算你跑的快。


  总的说来,如果要把五行五脏和食品对应上,小子个人觉得,还不如直接对应食品中成分,比如蛋白质对应肾。当然,具体的划分方法,小子没想好,估计也想不好,还是留给专家们去研究和作实验吧。在下一页中,小子将举出几个实例,供大家思考,如果有精通中医理论的大侠们,也不妨解释一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