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你是否对“纯天然”有独特的好感?近日,英国《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发表一篇评论称,每个人都有一种“亲近天然”的信念。天然性被定义为“不是人为的,不涉及任何由人制造或引起的东西;存在于自然中或由自然形成”。人们普遍相信大自然是人类福祉所在,一旦一个物体被认为是天然的,消费者就会推断出其他属性,如安全和健康;而那些非天然的人造化学品就被扣上了“不够安全和健康”的帽子。专家们表示,“纯天然”不一定好,且往往是商业营销的噱头。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穷时愁吃穿如今愁用网,有钱不会付有号挂不上。专家表示,信息化管理不能“一刀切”,应保留传统方式,为老年人开出方便之门
受访专家: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政策系教授陈友华
生命时报记者张健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在强身健体、提高抗病能力这事上,不同领域专家都有着各自的妙招。近日,美国《女性健康》杂志整理出十多位专业人士推荐的免疫力改善方法,《生命时报》记者在此基础上梳理补充,并邀请专家进行了解读。在当前疫情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读者们不妨参考这些方法,让自身的免疫力强大起来。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我国最新研究表明,家族中患糖尿病的亲属越多,个体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尤其与父母和亲兄弟姊妹等患病人数明显相关。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生活中“肩膀痛=肩周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肩痛医肩”却不能改善病情,这是因为忽略了颈椎病这个潜在的“凶手”。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不是在上厕所,就是在上厕所的路上”,这句话道出了不少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痛”。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医学上,我们用血红蛋白(Hb)浓度来判断有没有贫血。所谓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在我国,如果成年男性Hb<120克/升,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克/升,孕妇Hb<100克/升,就被认为是贫血。
网评
事件
(来源:羊城晚报)出伏了!今年的“加长版”三伏天,终于在8月24日正式结束。但是秋高气爽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吗?不一定。民间流传一种“最凶险的29天”的说法,就是指出伏后直至秋分的这29天(即今年的8月25日-9月22日),不容忽视。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为了省事,很多人喜欢在超市或菜市场直接买绞好的肉馅,回家之后直接用来包饺子。但人们也会感觉,饺子馅总是不如自己剁的好吃。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如今,市场上大米的品种越来越多,有时实在不知道该选哪种。这里给大家几个原则,购买时不妨参考。
网评
人物
(来源:广州日报)一位二宝妈忧虑,一胎剖宫产后,担心麻醉影响乳汁,对宝宝身体不好,等了7天才喂奶,导致奶水严重不足。二胎怎么办?又要剖宫产,会和一胎一样,只能继续上奶粉?
网评
事件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战国时,齐宣王对一位名叫颜斶(chù)的隐士仰慕已久,召见他入宫。面对齐王的召唤,颜斶反过来招呼齐王走到自己身前,惹得齐王大为不悦。
网评
事件
(来源:中国妇女报)吃得多、动得少、压力大……这些都是肥胖的诱因。还有一个诱因可能好多人不知道,那就是噪音。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住在繁忙路段附近、航线下或铁路附近的人,中年时期超重的几率高于生活在较安静地区的人。
网评
事件
(来源:北青报)2020年9月1日是第14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有关要求,深入推进以“三减三健”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重点开展“减油”主题宣传,广泛倡导饮食减油理念,传播减油核心信息。此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的宣传主题是:健康要加油,饮食要减油。以下是关于“减油”的十个核心信息:
网评
事件
(来源:广州日报)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2.8%,比2017年公布的统计数据10.9%,足足上升了1.9%!据此推算,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298亿!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绍,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30-40岁人群已渐成“主力军”,她提醒,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早筛早诊早治,特别是腹型肥胖人群。
网评
事件
尽管崇礼现在还是个大工地,但是随着各项市政工程的陆续完工,崇礼正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原创
本站
(来源:广州日报)不注意口腔卫生,后果会有多严重?口气?蛀牙?牙周炎……如果你只想到这些,那么你太低估其危害了!它还可以引起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问题!
网评
事件
(来源:羊城晚报)8月底,先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溃疡性大肠炎提出辞职,后又传出电影《黑豹》男主查德维克·博斯曼罹患结肠癌去世……到底这些肠道疾病为何这么利害?本期肠道专家来解读——
网评
事件
(来源:羊城晚报)日本首相安倍的辞职使得溃疡性结肠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连首相都治不好的肠炎有多可怕?其实不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郅敏主任医师介绍,早发现、早治疗、规律随访,溃疡性大肠炎并不可怕。
网评
事件
(来源:海南日报)当有些人的牙齿遇到冷热酸甜就发酸,或是刷牙碰到某些部位时会引起一种酸软、疼痛的感觉,就会来找医生:“医生,您看看我的牙是不是露神经了?”但经过探针检查,在某个点或区域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牙齿本身没有龋齿(虫牙)等实质性的缺损,医生会告诉你是牙本质敏感(牙齿敏感)。造成牙齿敏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网评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