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测量步态也能识别睡眠质量

(来源:北京日报)人一生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充足的睡眠是良好健康的重要前提。当今社会中,人们有强烈的监测自己睡眠状况的需求。

网评 事件

世界精神卫生日:谨防假性痴呆

(来源:人民政协报)■新闻背景 10月10日,是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99.4万人。专家表示,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超过70%的精神疾病患者可治愈。不少老人每逢假期结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其实是得了假性痴呆。目前,大众对假性痴呆这一精神疾病,认知还甚少。

网评 事件

每4名北京人就有1名老年人

(来源:健康报网)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至349.1万人,占该市户籍总人口的25.4%。这意味着,每4名北京市户籍人口中就有一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

网评 事件

脑萎缩会发展成老年痴呆吗?

(来源:健康时报)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经常会有人来咨询我:“大夫,我拍片子发现脑萎缩,你说严重不,是不是快要痴呆了?”有了脑萎缩就会痴呆吗?我们来了解一下。

网评 事件

单腿闭眼站 越久越长寿

(来源:生命时报)据英国《每日邮报》一项研究报道,单腿闭眼站能在一定程度上昭示是否长寿。如果可以坚持10秒以上,说明身体各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健康状况较良好。反之,说明反应肌力与平衡力较弱,衰老较快。

网评 事件

低血压也会导致中风

(来源:生命时报)多数人认为,高血压是诱发中风的关键因素,低血压则不会,所以没有引起重视。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对心脏病发作或中风产生影响,低血压不重视,同样可能导致中风。

网评 事件

仰卧侧卧俯卧蜷卧各有什么特点

(来源:生命时报)充足的睡眠能改善整体健康,提升幸福感,使人远离多种健康隐患。它有助于维持体重,提高大脑功能,减轻压力和炎症,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促进心脏健康。有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7小时者患上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也高。近日,美国《医学日报》撰文表示,睡眠时间并不是影响身体健康的唯一因素,睡觉的姿势也不可小觑。睡姿不对,不但让人过早地长出皱纹,还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烧心、血液循环功能受损、肚子痛、背颈疼痛、头痛、肌肉痉挛。常见的4种睡姿会为健康带来如下影响。

网评 事件

宝宝刚出生就患上脑梗塞

(来源:健康报网)出生仅一天的新生儿突发右侧肢体抽搐,细心的医生及时发现异常,通过脑电图和急诊磁共振确诊竟是脑梗塞,经及时救治,宝宝的生命危机得以解除。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专家介绍,脑梗塞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现在该科每个月都能收治两三例患脑梗塞的新生儿。专家分析,这与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有关,也与高危妊娠等有关。

网评 事件

口腔溃疡一定是“上火”吗?

(来源:长沙晚报)23岁的小李这3个月来,每隔一个月就会得一次严重的口腔溃疡,最近这次更是疼得吃不了饭、喝不下水,连说话都困难了。朋友都说口腔溃疡是上火了,劝他吃点“去火”药,但药吃了,效果却不明显。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主任谭劲教授提醒,口腔溃疡不一定就是上火。反复口腔溃疡,切勿自行服用“去火”药,如溃疡经久不愈应及时就医。

网评 事件

脂肪肝并非都是脂肪惹的祸

(来源:长沙晚报)近日,在长沙市第一医院体检的赵先生发现,自己的彩超结果竟然和胖同事刘先生的一样:中度脂肪肝。赵先生不解,平常自己很注重饮食,以素食为主,除了些蛋类食物,基本不吃鱼肉荤腥,1.75米的个头,体重也一直保持在50公斤左右,脂肪肝应是胖子得的病,瘦人为何也得呢?

网评 事件

慢性血栓致23岁小伙爬不上三层楼

(来源:人民健康网)23岁的小于(化名)在2015年得了急性肺栓塞,经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副主任、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团队负责人翟振国治疗,病情得以恢复正常,后期以药物维护健康,最近几日,在中日医院急诊室再次见到他的身影,主述10天前突然爬不上三层楼,经检查发现其两肺多发慢性血栓。

网评 事件

近七成疼痛患者“忍痛”不就医

(来源:长沙晚报)家住浏阳的35岁杨女士从事办公室工作,常常在电脑前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经常感到颈部酸胀伴随疼痛。近日,杨女士被确诊为混合型颈椎病。湖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曹启旺提醒,疼痛不仅是人体患病的重要信号,而且许多慢性疼痛本身就是病,应及早诊治。

网评 事件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弱不看红楼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完整的应该是四句:“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但为何我却说是:“弱不看红楼”呢?因为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原创 本站

患儿输错药后亡 查清责任再谈调解

(来源:羊城晚报)近日,宜兴市民文敏(化名)向媒体反映,9月8日,5岁的儿子朱宸熠因高烧在江苏宜兴市人民医院儿科治疗期间,护士错将医嘱“甘露醇”拿成了“甲硝唑”。等到发现时,一整袋“甲硝唑”已经输入孩子体内。此后孩子病情加重,当天医治无效去世。目前,宜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科已介入调查。(10月14日澎湃新闻)

网评 事件

警惕“寂静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

(来源:西安晚报)“当你因沉迷网络或长途旅行而久坐不动时,有没有意识到一种看不见的危险正在悄悄靠近?”10月13日是第六个“世界血栓日”。12日上午,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和周围血管科的医护人员穿上红袜子,在门诊广场上进行“栓不住动起来”义诊活动,提醒公众警惕“静脉血栓栓塞症”这个“寂静的杀手”。

网评 事件

男子突发“眼中风”险失明!

(来源:健康时报)玩手机时“突然失明”,30多岁小伙近期经历了眼中风的惊险一幕……

网评 事件

垃圾食品使人变“路痴”

(来源:生命时报)有的人往返多遍还是记不住路,有的人初到异地也似“人肉导航”。对于这种现象,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称,认路不只靠天赋,还与饮食习惯有关——经常吃垃圾食品的人更易成为“路痴”。

网评 事件

“悲秋”之季防“秋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唐代诗人王绩描写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宇介绍,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而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绵的秋雨更会给人们平添凄凉之感。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这个时期发生的抑郁症中医称为“秋郁”,而“秋郁”与秋季特殊气象条件脱不了干系。

网评 事件

少年突发痛风 罪魁祸首竟是饮料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在人们的印象中,痛风跟其他慢性病一样,患病的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离青少年还很遥远。然而近日,13岁的少年小天因为脚趾关节肿痛到江苏省中医院就诊,家人以为不过是普通的运动扭伤,谁知检查结果令人痛心,孩子竟然患上了痛风。

网评 事件

保护膝关节 且行且珍“膝”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据统计,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其中1.9亿患骨关节炎,超过1650万人患类风湿关节炎。在亚洲,每6个人中就有1人患上关节炎这种头号致残疾病。有资料显示,关节炎在我国的总发病率约为13%,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网评 事件

返回养生名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