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不能靠吃辣发汗

受访专家: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教授 张钟爱 肛肠科主任中医师 丁曙晴
误区一:大便容易粘在马桶上就是湿气重
丁曙晴表示,大便不成形、黏稠只是体内有湿气的外在表现之一。脾喜燥恶湿,如果体内湿气太重,脾脏就会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脾不好时,消化吸收就差,出现口中黏腻不爽、上腹胀满等问题。但不是所有大便黏稠都和湿气重有关,由燥邪导致的更常见。
误区二:吃辣发汗可祛湿
张钟爱告诉记者:“不少患者认为,四川、湖南、重庆等地的人爱吃辣,是因为能发汗祛湿。”这些地方气候潮湿,吃辛辣食物可以发汗,但中医认为湿气大多与脾的运化有关,和出汗关系不大,所以中医更多是强调健脾利湿。日常可吃茯苓、陈皮、红枣等温补食材;平时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可吃山药和大枣;胃口不佳的人可吃山楂等开胃食物。
误区三:祛湿喝薏仁红豆水最有效
不少人都会通过长期喝薏仁红豆水祛湿。张钟爱说:“有些女性是容易上火体质,也坚持喝薏仁红豆水,不仅起不到祛湿作用,反而会口舌溃疡。”湿气性属阴寒,易伤阳气。《黄帝内经》记载:寒者热之,说明寒性疾病要用温热的方药治疗。薏米祛湿虽好,但有一定寒性,红豆性平,整个方子偏凉性。湿邪分湿热和寒湿,薏米红豆水只适合症状不严重的湿热体质。喝了薏米红豆水把湿气压下去,好像症状减轻了,但却伤了脾。脾胃运化食物需要阳气,若寒湿体质的人常吃薏米,会损伤阳气,抵抗湿气的能力越来越弱。
丁曙晴建议,湿气重的人日常应多运动,越不爱运动,体内积聚的湿气越多,时间长了会导致五脏六腑受到湿气侵袭,引发一系列疾病。坚持运动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湿气排出,跑步、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另外,不要长时间待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多出门晒晒太阳,否则外界的湿气很容易入侵、“驻扎”在体内。
- [事件]血糖高伤害男人“性福”09-19
- [事件]甲功异常牵连血糖09-19
- [事件]超八成国人需糖心肾共管09-19
- [事件]刮痧方式各有所长09-18
- [事件]看性格知阳气09-18
- [事件]女性中风难识别09-18
- [事件]开心果当宵夜护肠道09-17
- [事件]结交糟心朋友加速衰老09-17
- [事件]血糖高伤害男人“性福”09-19
- [事件]甲功异常牵连血糖09-19
- [事件]超八成国人需糖心肾共管09-19
- [本站]大肠经上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8
- [事件]刮痧方式各有所长09-18
- [事件]看性格知阳气09-18
- [事件]女性中风难识别09-18
- [事件]开心果当宵夜护肠道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