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老之将至,福兮祸兮

老之将至,福兮祸兮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2-7-3 04:48
【分页导航】

 

  【byb.cn】 (摘自:财经网杂志)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写下《少年中国说》的名篇。就人口结构而言,他在文中指责的“老大帝国”其实非常年轻。清末全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不过30多岁,“人活七十古来稀”到民国期间依然适用。

 

  然而,在过去40年经历了人口转型的中国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梁启超的问题似乎更切合这个时代:“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

 

  去年4月,长期关注人口问题的美国学者杰克·戈德斯通在《华盛顿邮报》上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作出了悲观预测:由于一胎政策,中国的劳动力规模在未来十年会达到顶峰,而后停止增长,到2040年将降至9%。据联合国人口机构预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12%升至2050年的33%。中国的未来如同1990年后的日本——规模缩小,人口老化,一幅夕阳晚景。

 

  更有学者将老龄化问题提升到国家竞争战略的高度。与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中国的人口结构不仅老于印度,而且在加速老龄化。所谓人口红利,即高比例劳动力导致的经济增长,会很快被中国分光吃净。而印度的劳动力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将一直增长到2030年。德国波恩大学埃里希·威德教授去年在《法兰克福时报》上撰文指出,“印度的王牌是其年轻而且不断增长的人口。”

 

  中印“龙象”之争一直是西方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无论看好哪国,比较者总喜欢强调某些因素,忽略另一些因素。就人口红利而言,其实每个国家都有机会享受一次,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尽管印度的工作人口较为年轻,但占人口半边天的妇女劳动参与率却远低于中国。在15岁以上的人口中,2009年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女性参加工作,而印度只有三分之一。此外,印度工人的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也逊于中国。除非印度提高劳工素质,扩大基础设施,并开发剩余劳力,否则其人口红利并不会在未来兑现。

 

  对“老大中国”持悲观态度的人们则太看重人口因素了。中国经济过去并不仅仅因人口红利而增长,未来也不会因这一红利消失就衰退。据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两位学者估算,人口红利只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16.5%。

 

  中国的增长速度将因人口老龄化而放缓,但并不妨碍它最终成为超级大国。美国经济学家萨勃拉曼尼亚在《大预测》一书中综合分析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种种估量,指出即使考虑老龄化因素,中国仍将在2030年取得类似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经济主导地位。

 

  中国像一部四引擎拉动的跑车,尽管人口红利渐渐消失,还有教育红利、创新红利和制度红利有待开发。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非人口数量,而在于人力资本。有人认为老龄社会不利于创新,因为年轻人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而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由于高等教育普及,更多年轻人能接触先进知识,创新者的数量不降反增。比如,中国科研人员占全球的比例由2002年的14%升至2007年的20%,而在此期间美国和欧洲的份额均有所降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