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不想长大也是种病彼得潘综合征

不想长大也是种病彼得潘综合征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7-30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任性自私 遇事就躲 难以成事 不想长大也是种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丁思远

  《生命时报》 2023-07-14 第1719期 第15版


  “要是能永远都不长大该多好啊,自由自在、轻松简单、无忧无虑……”这是许多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成年人偶尔会发出的感慨。当然,他们只是想想,过后还是会继续背上成年人的责任与义务前行。然而有一些人,他们不仅这么想,还会付诸实践,一把年纪了,还会像孩子一样去生活和应对问题。

  1983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家丹·凯利提出“彼得潘综合征”的概念,用来形容那些内心没有长大、情绪不成熟、拒绝责任和现实的成年人。彼得潘综合征虽没有被认定是一种精神疾病,却是一种流行的、适应困难的生活模式甚至是心理问题。“不愿长大”的他们通常有着如下言行特点:

  1.“我开心就好”,以自我需求为行动标准,只在乎自己想要的,不考虑他人,即便他人表达了不满,也不管不顾,一般难以建立和维持友好的人际;

  2.无法接受批评,“彼得潘”们听不得客观的批评,甚至会当场冷脸;

  3.出了事就躲起来,跟小孩会让妈妈爸爸出面一样,“不愿长大”的成人也会甩掉自己的责任,让自己依赖的人“挡在前面”;

  4.难以成事,他们爱冒险、爱玩、有趣、有孩童般的天真,但是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几乎没有什么建树,甚至难以经济独立。


  “长大”虽然要面对许多挫折和适应新环境,但却是我们内在发展的需求,即便是真正的小孩,也会念叨“我要长大”,以获得独立、自主、个人成就等。但为什么有些人迟迟不愿踏进成人世界呢?

  原生家庭的溺爱。孩子年幼时,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物质支持、缺乏足够的管教、过分承担孩子本应自己负担的责任、替代做所有决定……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无法在恰当的年纪建立起自我照顾的习惯和行为规范,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人际交往中也唯我独尊、藐视规则。

  情感联结的缺失。“彼得潘”的家庭通常是缺乏情感交流的,比如夫妻在对彼此不满意时,可能会假装一切没问题而不去面对事实,并在私下里对对方做出各种负面评价,并被孩子知道。这些父母没有处理情绪和关系的能力,孩子既不能从他们身上获得情绪满足,也不能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习得情绪处理和关系维护的能力。再加上被溺爱带来的任性和缺乏共情,很多“彼得潘”难以建立亲密互信的人际,处于长年的孤独、寂寞中。

  强烈的自我保护倾向。成长的过程必然会遇到挫败、失控和不安全,缺乏有效应对方式的“彼得潘”们可能会发展出有强烈自我保护和自我捍卫风格的应对方式——自恋,以至于像孩子一样完全维护自我,将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人的付出和照顾……当这样的应对方式在关系中受挫时,自恋会进一步提升,因为“没人保护我,那我必须自己保护自己。”

  彼得潘综合征最大的生活困难就是人际问题,如不能在职场上和他人友好合作、相处,恋爱关系也维持不下去,因无法独立与家人产生矛盾等,毕竟谁也不愿意总让着把“我还是个宝宝啊”挂嘴边的人。严重的彼得潘综合征可能没有自知力,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较少寻求帮助;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很不成熟,希望“长大”,建议通过长期的心理咨询,在和咨询师建立健康亲密的关系中学习如何开启、维护一段人际。有类似“人际不成熟”问题的人,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改善:

  1.直面和照顾自己的恐惧和挫败,每一次推卸责任都是把他人推远,自己也难有突破,试着把失败看轻一点,它只是你成功的必经之路;

  2.看到承担责任带来的好处,承担起自己该做的事确实会带来压力,但也会获得自豪感、控制感,更会赢得他人的尊重,获得平等、互助的相处模式;

  3.允许自己在“孩子”和“成人”两个角色间切换,工作、家庭关系中尽责之外,可以留一处空间,比如和好友玩乐、向爱人撒娇或独处时,任性一点、放松一点、脆弱一点也没关系,自我暴露会拉近关系,也让自己内心孩童的部分得到照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