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孩子假装学习源于没动力

孩子假装学习源于没动力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12-8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看似认真实则走神 智力不低成绩不行 “假装学习”源于没动力


  受访专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廖丽英

  本报记者 施 婕

  《生命时报》 2022-11-25 第1659期 第10版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困惑:明明看到孩子一直在认真学习,为什么成绩始终没有提高?上了很多补习班,老师也说他听课很认真,但还是“一问三不知”……这些现象提示,孩子很可能在“假装学习”。

  江苏无锡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陈老师告诉记者,在她十五年的教学活动中,几乎每个班级都能遇到几个“假装学习”的孩子。“假装学习”一般有这样几个表现:“假装听讲”,上课时直视黑板,目光炯炯有神,看似求知若渴,实际“左耳进右耳出”;“假装听懂”,喜欢频频点头,摆出一副“我完全听懂了”的样子,可被提问时,连最基本的内容都答不出;“假装做题”,看似在做题,实则思绪乱飞,并且只做简单的题目,遇到难题直接跳过。

  “假装学习”具有一定的伪装性,但家长仍可以通过一些具体做法来进行识别:看孩子的笔记,是否多为抄写誊写,密密麻麻,少有涂改;检查孩子的错题本,是否反复出现同种类型的错题;抽查知识点,询问孩子当天所学科目的内容,看他是否答不上来,并且第一时间去翻笔记。如果孩子常有这些表现,那说明他的学习可能只是“做做样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廖丽英说,孩子“假装学习”,不是因为他不聪明,不努力,而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心理上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方式是学习的底层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越发突出。很多孩子在低年级时成绩优异,但进入高年级后成绩滑坡,究其原因在于学习方式不正确,即使很努力,成绩也不理想。在心理上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是孩子“假装学习”的根本原因。之所以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往往是因为对学习这件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

  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对感兴趣事物的探索欲。廖丽英分析说,这种探索能力的养成可追溯到孩子的幼儿时期。在孩子学会走路后,就会进入探索敏感期,他会沉浸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天马行空地去不断尝试堆叠、排列这些他新接触到的东西,这种在大人看来不着调的过程就是孩子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过程。现实生活中,大人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停地干扰和打断孩子的思绪,无意中压抑和抹杀了他持续关注、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孩子缺失内在动力,家长和老师常常通过外在动力来刺激。比如,在家里,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能换取心爱的礼物,成绩差则被训斥“将来考不上大学”“没前途”;在学校,如果不积极学习,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排挤。廖丽英指出,对孩子来说,这些外在动力,有的过于遥远和模糊,有的本身和学习无关,无法解决他眼下的困境,难以真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孩子从心底燃起学习的兴趣,真正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才能摆脱“假装学习”的困境,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具体来说,可从建立信心和引导思考两点入手。

  建立信心是前提。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瓦拉赫效应”,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优点,在发现它们之后,能将其极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收获超出自己想象的成绩。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鼓励孩子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孩子的优势科目,通过孩子在优势科目上的自信带动其他弱势科目。

  引导思考是关键。学习的本质是思考的过程,主动积极的思考能力是要培养的,有些人见到什么问题都爱思考,而有些人对什么都熟视无睹,体现出了思考能力的差异性。家长可以通过“做精一道题”来帮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是从一道题入手,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孩子探究能力的发展。此外,阅读也有助于提高思考能力,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去阅读符合自己年龄、有深度的作品,来强化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