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施一公团队老年痴呆获巨大突破

【byb.cn 】(来源:北京日报)日前,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施一公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老年痴呆症致病机理研究上取得巨大突破,其首次在世界上公布的老年痴呆症致病蛋白酶三维结构分辨率高达3.4埃,较去年6月该团队公布的三维结构分辨率有显著提高,为开发治疗这一病症的高效药物奠定基础。该研究成果已于8月1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目前研究证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和大脑中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又与导致老年痴呆症发病的蛋白γ分泌酶有关。γ分泌酶由四个亚基组成,其中之一为早老素。目前已知有200多个突变导致早老素乃至γ分泌酶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老年痴呆症。
日前,施一公研究团队计算构建出了3.4埃原子分辨率的γ分泌酶三维结构。3.4埃的分辨率使得观察绝大部分氨基酸的侧链以及胞外区部分糖基化修饰和结合的脂类分子成为可能。
这一研究进展对确定引起老年痴呆症的基因突变位置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分辨结构的基础上,施一公研究团队对早老素的致病性突变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突变主要集中在两个较为集中的区域内,分别为跨膜区TM2-5以及TM6-9。他们对于其中一些突变体进行了生化性质研究,发现这些突变对于γ分泌酶的酶切活性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已有的老年痴呆症的致病机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记者 石滢琪)
延伸阅读:施一公院士拟出任副校长
另据京华时报报道:昨天从清华大学获悉,“施一公院士拟出任副校长”的消息正在清华校内信息网公示。同样是在昨天,施一公的研究组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里程碑式的研究长文,可谓行政学术“双丰收”。
施一公1967年5月生于河南,无党派,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毕业,中科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经教育部党组研究,拟任命施一公同志为清华大学副校长。同时公示的任命还有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一兵和现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精密仪器系主任尤政,两人拟担任的职务分别是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清华大学副校长。
近期,施一公在学术领域也取得了丰收。8月21日,他的研究组在《科学》(Science)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研究长文报道剪接体的三维结构并阐述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8月18日,该团队还在《自然》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文章,为理解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提供重要基础。论文发表后,施一公表示:“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研生涯中所有研究成果的总和。”
去年7月3日,施一公召开生平首个新闻发布会,宣布其团队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症“元凶”的清晰样貌,该成果被称为“世界级突破”。
>>相关文章
曾与饶毅联合发文批科研经费分配
施一公36岁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40岁成为该校终身讲席教授。2008年,他放弃普林斯顿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回国,与他同时回国的还有北大生命科学院前任院长饶毅。
归国后,饶、施二人曾联合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文章指出,中国研究经费持续20%的增长没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现行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2011年,施一公和饶毅双双落选中科院院士。饶毅随即宣称“永不参选”。2013年12月,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终于出现了施一公的名字。之前,施一公已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
施一公目前担任多项行政职务,他表示,花时间在繁重的行政职务上是值得的,“希望能改变清华生命科学研究的软机制,为国内其他机构所借鉴”。
- [行业新闻]北京试点预住院费用医保支付04-24
- [行业新闻]冰箱保鲜国际标准首次发布04-03
- [行业新闻]集采药大降价 咋能降价不降...01-03
- [行业新闻]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12-20
- [行业新闻]九地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12-01
- [行业新闻]卫健委:推行医院检查结果互...11-29
- [行业新闻]京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2....08-24
- [行业新闻]中疾控: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11-26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