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本站>> 说说亲历的麻醉手术

说说亲历的麻醉手术

byb.cn
[本站] 作者 :人体管道工 日期:2025-5-22 00:01

    【byb.cn 人体管道工】很多朋友都清楚,最近我做了一个胆囊摘除手术(不了解的可以往前翻),这是一个全麻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从术后的情况来看,整个手术还是非常成功的(甚至可以打满分),术后已经超过一个月了,恢复的相当好,甚至好于术前的状态。那么相信有不少朋友会对全麻手术,所做的一些术前检查感兴趣,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经验,以便对那些将做手术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麻醉,可大体分成几种类型,即全麻、半麻、局麻和混合麻,今天重点说局麻和全麻。

  ①局麻。咱们先说说最普通的,也是大家最容易接触到的麻醉方式-局麻,即局部麻醉。做手术,就必然要麻醉,否则那个疼痛,不仅病人受不了,也不便于医生操作。可能很多人都看过牙,或者洗过牙(深刮,龈下洁治)、拔过牙、种过牙,这个时候就需要打麻药,或者是在患处,或者是患侧最内侧的牙床上的神经丛,这个就是局麻,当医生拿着大针管对准你的牙龈扎下去的时候,那种恐怖劲,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然后大约过个10多分钟,麻药劲就开始起效了,然后医生就拿器械去出触碰患处,如果不感觉到疼痛,医生就开始操作了。有的人,可能要治疗的不只是一颗牙,而是一侧的多颗牙,这时候,就要将麻药打在患侧的神经丛上,医生检测麻药起效的方法,是先问你患侧的舌尖麻了没有,然后问你患侧的嘴唇麻了没有,都OK了,就可以开始手术了。如果术中,麻药劲不够,还可以补药,直到可以开始手术为止。每个人,对麻药的敏感程度不同,甚至有人还过敏,这些医生都会针对情况来应对。

  除了看牙需要局麻以外,有一些介入性的检查,通常也需要局麻。比如冠脉造影(心脏支架)、颈动脉的DSA,需要在穿刺部位(如桡动脉或股动脉)注射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检查,当然个别情况下,也有可能全麻。

  总之,局部麻醉,相对简单,病人处于清醒状态下,有不适可以和医生进行沟通,但局麻通常都是局部的小手术,出血量也不大,危险性也较小。


  ②半麻。也就是半身麻醉,也就是腰麻。通常是介于全麻和局麻之间的一种麻醉手术。患者部分身体区域失去知觉,但意识保持清醒。它通过阻断特定神经或区域的痛觉传递,适用于下半身的一些泌尿、妇科手术和肛肠科手术。它主要是通过在腰椎给药的方式进行,穿刺部位主要是腰2/3、腰3/4棘突间隙给药,注入蛛网膜下隙。我住院时同屋的两个20岁小伙子,一个是肛周脓肿,还有一个是藏毛囊肿(这个病名,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详情,大家可自行百度),他们做的都是这种腰麻,手术时,脑子清醒,可与医生对话。但俩人住院的时间可不短,有一个甚至比我还长,出院过几天又回来了,不是麻醉的问题,而是这种病不太容易痊愈,所以可别小看这些看起来的小手术,有时挺烦人的。

  ③全麻。也就是全身麻醉。主要是通过吸入和静脉的方式给药。我这次做的胆囊腹腔镜微创手术,就是全麻。这也是我第一次接受全麻手术。术前一天下午,手术室的麻醉医生来和我沟通并签字。我从没有经历过全麻手术,说实在的,有点恐惧,因为事先了解到,不仅麻醉药物本身会导短暂的记忆丧失,还要插管上呼吸机(这些听起来都似乎是很严重的情况,没有亲历是很难体会的)。这是因为全麻药物(如镇静剂、肌松药等)会降低患者的呼吸驱动能力,导致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甚至完全停止自主呼吸。这种情况下,呼吸机通过机械通气替代或辅助呼吸,是维持患者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我怕醒不过来,为此和家人还交待了......

  但实际情况是完全不用担心的,从静脉给药到你失去意识,大概一分钟都不到,一开始还能听到医生在说话,后来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失去知觉和意识的。很多经历过全麻手术的人都会告诉你,就是睡了一觉,没啥危险,看来此话属实

  等你被医生叫名字醒来时,完全不记得手术的情况,也不会感觉到伤口疼痛,最大的感觉就是困。全麻手术后通常建议保持清醒2-4小时清醒(我被要求2个小时不让睡),其主要目是由医护或家属协助监测生命体征(身上会戴上无线心电监护仪,护士站能随时看到你的呼吸、心电图等信息),避免因麻醉残留导致呼吸抑制、误吸等风险。①呼吸抑制风险:全麻药物可能抑制呼吸中枢,过早入睡可能加重缺氧,尤其对老年人、肥胖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风险更高。②误吸风险:麻醉后咽喉反射未完全恢复,若平躺入睡可能因呕吐导致胃内容物误入气道。③生命体征监测:早期清醒状态便于观察意识、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如出血、过敏反应等)。

  因是全麻手术,我被告知从头天晚上10点,就不让进食水和食物,如果要是次日下午手术,禁食时间太长,身体会感觉比较难受,而全麻手术之所以要求空腹,主是怕出现食物返流、误吸等。我本来是次日的第一台手术,但因各种原因,拖到了中午12点才手术。又饿又渴很难受,并且术后长时间的输液,也导致术后晚上休息不好,所以,如果可能,最好安排早上第一台手术,况且这个时间点,医生的精力也处于最好状态。


  总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麻醉手术,有一些药物对手术还会有影响的,比如很多人都服用的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或抗凝药,都要提前告诉医生,要提前5天停药才行,哪怕是一些复杂的拔牙或者种植牙这种需要局麻的手术,否则会有增加出血的风险。


  另外,最后想说点有关麻醉的题外话。在上世纪70年代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我们曾经给他演示了针刺麻醉手术,相当的震撼。1972年2月24日上午,美国访问团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观摩了一场针麻右肺上叶切除手术。访问团成员先确认患者在手术之前没有接受任何麻醉药物,之后随同患者进入手术室观察。现场穴位针刺、捻针、开胸、切除右肺叶,中国团队手术一气呵成。手术期间,访问团成员观察了患者的呼吸、心律和血压等数据。患者在手术中意识保持清醒,能回答访问团成员提出的问题,这令美国人大为惊叹。手术结束后,他们又与手术团队座谈了一会儿,了解针麻镇痛原理、针刺操作技术等问题。这次针麻手术取得圆满成功,现场的美国人认为针刺麻醉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有访问团成员表示,针麻手术效果令人震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尼克松这次在华的访问实况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转播,中国的针灸文化也由此向世界展示,顺便做了一个世界性的广告。


  那现在为啥不用针刺麻醉了呢?说实在,还是技术进步的结果,现代麻醉,对麻醉程度的控制可以精确到分(全麻误差范围在正负在5分钟之间苏醒),而这一切,都是针刺麻醉所不能比的,标准化、规范化,效率和安全性,使得针刺麻醉,这一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麻醉场景现难重现。当然在特定的场合,比如对于药物过敏者,也有可能会用到,不过,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了。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