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来源:中国妇女报)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事件《逼近的瘟疫》为人类敲向了警钟
(来源:人民健康网)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医师协会原会长张雁灵再次拾起这本书——《逼近的瘟疫》。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兼记者劳里·加勒特,她是“普利策奖”获得者,同时是一位公共卫生专业出身、全球著名的防疫专家。她在书中记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病毒给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带来的极大挑战。
事件哪些人适合多吃一些鸡蛋
(来源:生命时报)蛋类是自然界给予人类最好的蛋白质之一。此外,蛋黄还是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卵磷脂等营养素的良好来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应保证摄入蛋类40~50克,对于健康成年人而言,一周不超过7个鸡蛋即可。但对于以下人群,为保证营养摄入,可适当多吃鸡蛋。
事件斑块,血管里的“土丘”
(来源:生命时报)门诊中,常有患者神情紧张地拿着报告单来咨询医生,“检查结果提示颈动脉斑块,会不会中风啊?”其实,颈动脉斑块有很多种情况,如果仅是血管斑块,大家不必过于紧张。
事件一侧乳腺癌 对侧要预防
(来源:生命时报)近年来,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年轻患者的比例较高。其中,多数乳腺癌患者一侧乳房罹患乳腺癌后,另一侧还处于正常状态,于是患者常有一个疑问:“一侧得了乳腺癌,对侧有没有风险?”
事件痛风发作 服降尿酸药反加重
(来源:生命时报)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致使血尿酸升高,过饱和的尿酸盐又析出、沉积在关节形成结晶,导致关节炎症性病变引起的疼痛。降尿酸药是对因治疗痛风的最主要药物之一。但一些患者反映,在痛风发作时服用降尿酸药,关节疼痛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为何会如此?
事件新冠肺炎患者会留下后遗症吗?
(来源:生命时报)近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英国重症监护医学院的研究指出,重症新冠肺炎治愈者由于受到病毒攻击和抢救治疗,肺部可能留下较大创伤,还有17%的重症患者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即使治愈,这些损害也会持续数年,甚至需要长达15年的时间才能恢复。
事件消化道肿瘤都是“吃”出来的病
(来源:科普中国)谈及肿瘤疾病,难免让人心生恐慌,然而一些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却没有因为人们忌讳而悄然退去。《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10大高发癌症中,5个跟“吃”有关。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赫然在列,被视为吃出来的消化道肿瘤,占全部癌症发病率的43.3%,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接下来,带你认识这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消化道肿瘤。
事件无证据证明杨柳絮中存在病毒
(来源:北京日报)进入4月,杨柳飞絮又至。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副主任王成硕表示,没有证据证明杨柳絮中存在新型冠状病毒,但出门也要戴口罩。
事件为什么一到春季会感到昏昏欲睡
(来源:人民健康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是《黄帝内经》中对于春天的论述,也就是说:春季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天人合一,人体与自然界相应,也处于阳气升发、阴消阳长的阶段。但很多人却在这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常常感到昏昏欲睡,也就是所谓的“春困”,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件我国双相障碍年患病率为0.5%
(来源:生命时报)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双相障碍也被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一类心境障碍,它的核心特点是情绪的高涨、低落交替或循环出现,而且患者还可出现思维和行为活动的异常。根据我国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我国双相障碍的年患病率是0.5%,这个数字比前两次流调的数据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司天梅教授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对双相障碍的认识和识别率提高了,识别出来的患病人群就可能增多。
事件意大利病死率为何那么高
(来源:生命时报)●高龄患者居多初期防备不足救治能力有限世界卫生组织称,新冠肺炎是人类面临的第一个冠状病毒大流行。截至本报发稿时,疫情已蔓延至200多个国家,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0万。其中,意大利依旧是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4月2日18时,意大利累计确诊病例增至115242例,是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第二多的国家;累计死亡病例13915例,居全球首位;病死率达12%,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平均病死率。当地时间3月31日12时,意大利全国降半旗,向新冠肺炎所有遇难者哀悼。
事件这个清明 缅怀逝者疗愈自己
(来源:生命时报)人间四月,早已是一派生机勃勃,但连日来的降温,让天气回到了乍暖还寒的温度,这一切仿佛都在为将要到来的“清明节”酝酿情绪。清明拜祭、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是中华传统文化。往年,此时的你可能正在返乡的路上,或正在与亲人商量祭奠事宜,而今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相关部门呼吁大家“预约祭祀”“代客祭扫”,由于很多人都无法亲自到故人墓前行礼敬香、清草扫尘,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和无奈。
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