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看性格知阳气

看性格知阳气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9-18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优柔寡断脾阳不足 敏感多疑心阳虚衰 看性格,知阳气


  广东省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中医儿科主任中医师 莫 珊

  《生命时报》 2025-08-29 第1925期 第6版


  中医讲究“形神合一”,认为身体健康与心理状态密不可分。阳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既能温煦脏腑、推动气血运行,也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现代心理学强调性格与先天遗传、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则提供了另一种观察角度:一个人的阳气是否充足,常常能在性格里反映出来。

  阳气充沛者气血流畅、精神饱满,往往性格开朗、热情主动、坚韧勇敢、适应力强,遇到困难不轻易退缩,总能以积极心态应对。俗话说,“阳气充足则百邪不侵”,这不单指身体少生病,也指心理坚韧、性格乐观、情绪稳定。

  阳气不足,则推动、温煦之力减弱,这类人群更倾向于独处,社交活动少,显得孤僻冷漠。生理方面,既容易出现肢冷畏寒、容易感冒等表现,也可能带来情绪低落、敏感多疑、缺乏自信、斤斤计较、个性偏执等心理问题。从临床来看,以下几种常见的性格倾向,与阳气盛衰有一定联系。

  消极悲观:阳气虚弱,气机不畅。心情低落、遇事容易退缩、对很多事物提不起兴趣、总是唉声叹气,这些消极情况多为阳气不足、气机郁滞所致。阳气亏虚,推动无力,自然容易情绪低沉。调养建议:生活在温暖、明亮的环境中,有助于阳气升发,间接提升积极情绪,应多晒太阳,晨光、午后阳光最宜助阳,多做舒展运动,饮食中可适当加入黄芪、党参等补气之品,以温阳益气。

  急躁易怒:肝阳上亢,阴阳失衡。脾气火暴、易冲动,多为肝阳过盛、阴液不足导致阳气难以收敛。调养建议:早睡早起,顺应阴阳变化,避免熬夜,少饮酒,多吃清淡食物,日常可用适量菊花、决明子、桑叶等泡水代茶饮,以平肝潜阳、养阴柔肝。

  优柔寡断:脾阳不足,运化无力。做事犹豫、缺乏行动力,往往与脾阳虚弱有关。脾主运化,需阳气温煦以行其职,脾阳不足时,吃进去的东西无法有效被转化为气血,导致全身性的气血亏虚。人一旦气血生化无源,心的“粮草”就供应不上了,其功能就会减弱,表现在思维上就是思维迟钝、优柔寡断、遇事拿不准主意。调养建议:可多食用山药、扁豆、莲子等,以健脾益气、温补脾阳。

  敏感多疑:心阳虚衰,心神不宁。这类人群容易受惊,缺乏安全感,就连小事也忧心忡忡。心阳不足,心神得不到温煦,就容易敏感多疑。调养建议:保证充足睡眠,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平时可适量摄入桂圆、酸枣仁,以温心阳、安神志。

  孤僻冷漠:肾阳亏虚,生命力不足。这类人群多畏寒怕冷、精力不足,常伴随情感淡漠、社交退缩,多与肾阳不足相关。中医认为,精神、意识、思维、情绪等活动,是以气、血、津、精为基础的,而肾阳是化生这些物质的根本源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阳充足,肾精充盈,则髓海得养,人的思维才清晰,精神才饱满,情绪才能正常表达。反之,肾阳虚衰,髓海空虚,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温养,就容易出现精神不振、淡漠寡言、性格孤僻等问题。调养建议:适度运动,太极拳、八段锦、跑步、跳舞等活动能促进气血流动,让阳气有序升发,常食黑豆、核桃、羊肉等温肾之品,以温补肾阳。

  此外,性格反过来会影响阳气的养护。例如,长期的情绪压抑、悲观或过度思虑可能耗伤阳气,导致身体虚弱,乐观积极的心态则有助阳气升发。因此,生活中要学会舒缓压力,避免过度忧思,保持心态平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