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八成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
(来源:生命时报)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团队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团队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期刊上发表研究称,我国77.13%的心血管死亡发生在家中,18.49%发生在医院,1.69%发生在养老院,1.13%发生在去医院的路上,还有1.56%发生在其他地点。
事件斑块可以缩小或减少
(来源:生命时报)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群数量庞大,斑块导致的血管不良事件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因为目前没有直接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药物,所以“稳定斑块”是很多人的治疗目标。但近期,《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文章指出,减少斑块总量和改变斑块成分,有可能实现斑块的逆转甚至消退。文章还总结了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专家们表示,斑块逆转不是目标,稳定斑块才是目标,但如果能早期识别和干预,很多斑块是完全可以实现逆转的。
事件老人保护好自理能力
(来源:生命时报)健康老去不仅是晚年幸福的一大保障,还是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一大需要。近日,《中华医学会杂志》发布了一项涉及2.1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研究,发现9项指标有助预测老人自理能力,尤其是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
事件身体有几个控糖穴
(来源:生命时报)所谓“药穴同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百药箱,里面装的药就是穴位。糖尿病是一种内脏代谢功能紊乱症,属中医“消渴”范畴,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消渴之名,记载了相关症状。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是阴虚,其演变过程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大致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和糖尿病并发症期(虚、损)相对应。
事件养好血液才能长寿
(来源:生命时报)衰老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探究衰老机制的研究有很多,延年益寿的方法也五花八门。近日,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新方向:血液中的两种血液蛋白会影响寿命和健康,良好的血液可能是对抗身体衰老的关键。
事件眼病成全球重大挑战
(来源:生命时报)“只要活得久,一生至少会患上一种眼病”,这话听起来有些绝对,但的确如此。受到社会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眼健康正面临重大挑战。前不久,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老龄健康》上的一项联合研究指出,目前有16项眼健康挑战摆在人们面前,包括6项眼病防治问题、2项人才短缺问题、5项卫生服务政策问题,以及3项医疗公平和可及性问题。
事件脂肪肝根在脾虚
(来源:生命时报)现代人的“高积累、低消耗”生活方式,给身体埋下了很多健康隐患,代谢紊乱引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健康状态在维持物质代谢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事件把阳气灸进身体
(来源:生命时报)怕冷、手脚冰凉、腰腿疼痛、脾胃不适是现代人的通病。中医认为,这些问题多由阳气不足导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张杨看来,艾灸是有效补充体内阳气的好方法。他表示,艾草为纯阳之物,艾灸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疗温和热的力量,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阳气不足的人群通过灸疗可起到调理疾病和保健的作用。如何用好艾灸使效果翻倍?张杨给出了以下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事件肠道菌群对多器官的影响
(来源:生命时报)轻松愉快的新春佳节结束了,放假期间,因为很多人难得有时间和亲朋好友团聚,尤其是不少年轻人,几乎天天大餐,开怀畅饮,有的甚至暴饮暴食到深夜,肠道倍感“压力”。近期多项新研究指出,中青年人肠病越来越高发,且肠病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件细嚼慢咽对减肥控血糖的影响
(来源:北青报)最近的科学新闻提到一项研究结果,说是经过更多次数的咀嚼后,可以增加食物热效应,等于是减少了食物热量。这么说,细嚼慢咽是不是真的可以有助于减肥呢?对于糖尿病患者所顾虑的“细嚼慢咽会升血糖”的问题,又是否有道理呢?咱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事件关闭手机睡觉会很难吗?
(来源:北青报)当你结束了繁忙的工作疲惫地躺在床上,打开短视频App准备轻松一下,刷到乐不可支时,突然发现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错过了一夜睡眠,你只得昏昏沉沉地去上班,工作效率降低的同时,也损害身体。
事件